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张继红 张梅)5月14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会走进武冈市邓家铺镇大田村农民田间学校。针对双季稻生产与其它产业发展现状,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农技专家李弘明和绿色食品办主任张云葵应邀到该村作现场授课。
大田村是一个有2800多人的偏远小山村。2017年扶贫工作队进驻以来,本村村级集体经济几乎为零,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老人儿童恪守一亩三分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年来,随着各项惠民政策的滋润,并通过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的正确引导,该村涌现出一大批敢于在传统农业尝试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实现了零的突破,目前有种养专业合作社五家、扶贫车间一个,休闲农庄也正在建设中。同时,村级集体经济也逐年提高。稻油轮作、稻田养鱼、鸡鹅牛羊养殖、葡萄、甘庶种植等产业逐步形成一定规模。扶贫工作队针对这一现状,采用农民田间学校这种农技推广新模式,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食用农产品绿色生态生产技术及合格证制度进行了互动式教学。
技术培训会现场,当李弘明询问市场上最贵的大米多少钱一斤时,参训种养大户不敢相信有几十到一百多元一斤的绿色生态大米。如何通过冬种改良土壤,通过物理和生物防治等措施减少病虫害防治基数,减少化肥农药用量,生产出高品质大米,提高种植效益?在李弘明的悉心指引下,大家在探讨与争论中豁然开朗。对于如何创建绿色小菜园、绿色小果园,加快发展庭院经济,张云葵以提问的方式让学员们对自家房前屋后和旱土面积有了重新规划的热情。作为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驻村帮扶第一书记等人就如何安装、使用水稻二化螟诱蛾灯做了分组指导和示范,对后盾帮扶单位农业农村局免费提供的诱蛾灯进行分丘块定数量发放,让参训种养大户对今年的双季稻生产底气更足了。
在田间学校的课堂上,参训种养大户还根据学习讨论结果,一致认为要成立村级合作联社,大家一起抱团发展,联合闯市场,利用大田村电商平台拓宽销路,确保贫困户和广大村民持续增收,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借乡村振兴政策东风,打造自己的特色产业,强意识树品牌,小康路上一起稳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