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徐伍莲)易立军,戴一副眼镜,手提大包小包,行走在街头巷尾、书店书院……认识他的人,都喜欢叫他“易老师”,说他是隆回县一名难得的文史专家。笔者多次发微信想向他了解一些情况,好完成这篇稿子,他总是推辞。推辞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很忙——他的心思花在文史、民俗文化的研究上,不仅要到处探寻“宝物”,而且要“关门闭户”、刻苦求索、著书立说。
易立军虽然很忙,不仅要忙于学校的教育与管理,而且要耐心打探全国各地的文史信息,但他也会忙里偷闲,在“隆回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微信群里活跃着,不时分享他的快乐——在哪个村庄发现了一块古老有价值的碑文,在哪个书店或旧书市场购买了几本有价值的古书,跟哪个有名的老师在一起探讨文史方面的观点……
从易立军老师身上,我发现了他与常人不同的几个优点,写出来共大家借鉴。一是他做人忠厚老实,无论是对待家人及亲朋好友,还是对待文人及普通百姓,都是真诚相待,深得社会各界好评;二是他做事忠诚踏实,爱岗敬业,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如一日,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好老师;三是他交友随和大气,无论是文化圈子里的,还是接触乡下老农或贫困户,都是以诚相待,不摆架子,追求真实和淳朴;四是他事业有成,不骄不躁,甘愿坐冷板凳,为传承民间优秀文化不遗余力……由于很少在一起交流,笔者只能凭自己的直觉来评价他。他不仅是作协的名将,也是民协的理事,在协会的正常活动中,总会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是我们每一位会员学习的榜样。
易立军2019年在《邵阳日报》发表了《隆回七江印记》、《“在水之南”的前世今生》、《湖湘名士陈世藩的对联》、《结缘楚辞得嘉名》、《隆回巡检司的裁撤》《邵阳地方文化三题》、《湘军骁将李臣典》等作品。因成绩突出,被评为隆回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优秀会员。
易立军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拜师、买书、访友。
明代于谦有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破万卷书,行万里路,易老师的文章写在脚下。
文如其人,这就是我们隆回县少有的文史专家——红星学校教师、隆回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屈原学会会员易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