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 通讯员 曾斌 尹惠英
6月30日8时,洞口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响应,一场干部带头,群众参与,争分夺秒跟时间赛跑的防汛抗灾行动在全县各地迅速铺开。
继6月29日召开全县防汛视频调度会议后,为全面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救援,该县防指派人24小时在该县应急指挥中心值班,实时调度和汇总全县各类情况。
“务必认清形势,坚决不能掉以轻心,严格按照‘四个一律’要求,强化运用防汛救灾‘户帮户’有效经验,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6月30日,该县委书记吴韬、县长贺永亮在该县应急指挥中心视频调度全县防汛抗灾工作。当天,吴韬到文昌街道、竹市镇、石江镇督导防汛抗灾工作;贺永亮到文昌街道、雪峰街道、竹市镇、水东镇、醪田镇、花园镇等乡镇街道督导相关工作。
一众干群闻汛而动,纷纷赶到联点一线组织抢险救援、巡河巡库,指导防汛救灾工作。
6月30日1时34分,该县醪田镇接到气象部门发布的醪田镇暴雨橙色预警后,立即组织镇、村两级防汛责任人开展巡查排查,启动“户帮户”转移工作机制。6月30日5时10分,醪田镇龙江村支部副书记刘益样巡查发现3组尹萍等2户自建房背后山坡土质松散开裂,存在垮塌风险,立即上报。镇党委书记彭杰、镇长谭天然、村党支部书记刘友禄立即组织对受威胁的2户6人进行转移安置。30日5时50分,尹萍屋后坡体滑动,掩埋房屋1栋,损毁房屋1栋。由于风险隐患排查精准到位、避险果断及时,避免了人员伤亡。
6月30日,洞口县雪峰街道办事处接到平溪江洞口站水位超过警戒线的预警信息,且降雨持续的通知后,街道干部第一时间与村干部对沿河红卫、大胜、木瓜等村低洼区群众16户38人,按照原有“户帮户”预案进行紧急转移避险,在转移1个多小时后,沿河村庄低洼区多处被淹。幸好转移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在接到有公路塌方,阻碍交通的报告后,我们就分成几支队伍进山。尽管沿路上时有塌方和滚石,但是我们不敢耽搁,只想尽快把公路抢通。”该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舒腾达凌晨接到命令,就和同事们奋战在公路抢修一线。截至7月1日下午,该县共计发生道路滑坡、塌方47处,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出动应急抢险人员190人次,抢险车辆21台,抢险机械设备15台,清理塌方6300余方,县乡主要道路全部恢复通行。
“民警不仅要维护社会治安,更要在大灾之时,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让‘警察蓝’随处可见,坚守在抗洪抢险最前线,让群众安心、放心”。该县公安局24小时值班备勤,持续开展交通保畅、隐患排查、抢险救援。为应对突发险情,该县还专门安排60名机动警力,枕戈待旦,全力配合应急救援处突。
据了解,该县在防汛抗灾上出实招,下真功夫,2022年就创新建立了防汛救灾“户帮户”工作机制,将全县居住在“一区二危三边”(山洪灾害易发区;危险房屋、切坡建房;山边、河边、病险水库山塘边)等危险区域的3182户、10688名群众录入平台管理,落实受灾户、接收户“户帮户”结对措施,实行县、乡、村三级责任包保,做到灾前信息精准预警,叫应提醒点对点到人,转移逃生就近迅捷,实现了调度、转移、避险全链条管控。该机制运行两年多来,经过多轮实战检验,累计启动预警1545次,发送预警短信7.5万条,成功转移危险区群众2.54万人(次),减少经济损失达15000万元,发挥了巨大的防灾减灾效益。
在本轮最强降雨天气过程中,洞口县举全县之力,科学周密部署,干群严阵以待,连日奋战防汛抗灾一线,按照“631”工作机制和“四个一律”“应转尽转”工作要求,紧急转移避险1567户4391人,完成了无人员伤亡、无重大涉水工程涉险的重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