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广开致富新路助力乡村振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王凤宝

近日,洞口县不断涌现出广开致富新路、助力乡村振兴的喜人景象,村民们迎来了收入的稳步增长,村集体经济更是实现了翻倍的飞跃,共同谱写着乡村振兴的和谐乐章。

洞口县石江镇大塘村党支部书记周述西是个种粮大户,科学种田几千亩,每年产出百万斤“生态稻谷”,《一种水稻高产种植方法》申报国家专利,不仅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而且还进行了公开。在田里种出了“国家专利”,周述西成了种田“博士”。致富不忘乡亲,他决定带动村民一起“致富”,办起“田间”学校,选什么种子?如何科学施肥?农机怎么操作?经过培训,培养出高素质的农民,村里乡亲年年大丰收。

风起,稻香入鼻。洞口县杨林镇坝上村党支部书记李少立是村里“先富起来”的那个人,上世纪80年代,他开起了全乡第一家商店;他自费1万元到湖南省干部学院学习经济管理;他善于思考问题,非常有经营头脑。因为村里位于衡邵怀干旱走廊,常年降雨量少,阳光充足,地面储水能力弱,他根据地理位置,号召村民选择抗旱性强的小粒花生品种,满坡种植;小粒花生粒粒饱满,口感香脆细腻,蛋白质及维生素含量高,又可增加食欲、补充体力,有补血、抗衰老、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功效”。无论生吃,还是熟吃,这类“长生果”都是舌尖上的美味,深受消费者青睐,价格高到17至18元每斤,网上线下,门店销售,生意火爆。该村家家户户种植小粒花生,每亩可增收3000多元,全村种植了300多亩,收入90多万元。每到收获期,村民们敲锣打鼓,扭起“秧歌”庆祝,热闹非凡。李少立擦亮该村的特色产业品牌,打造“小粒花生之乡”,助力乡村振兴。

洞口县高沙镇石榴村党支部书记尹邦忠,是个经济能人,他盘活闲置资源,发动村民,在几十个面积达一万八千平方米的育秧大棚里,种植辣椒、茄子、黄瓜等反季节蔬菜,获得了大丰收,现在已获利10多万元,村民收入倍增。如今,大棚内的辣椒、黄瓜、茄子等蔬菜花儿正艳,虽然已采摘了一批又一批,但春节期间肯定又会获得不菲的收入。村里的文化广场上,一首村民自编自唱的《石榴红》伴着男女老少的舞步响起,“石榴红,火红的石榴,你是我祖辈扎根的热土!”

洞口县毓兰镇凤溪村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小丽,自己不仅种植高山山茶树几百亩,还发动村民种植山茶树。由于山茶树不需喷洒农药、施化肥,自然长大,远离城市和工业,压榨出来的山茶油金黄透亮,香味浓郁,炒菜时不产生油烟,而山茶油又具有消化、保健、护肤美容等多种功效,深受怀孕妈妈的喜爱,油价每公斤高达120多元。通过大户带动,小户参与的销售新格局,该公司收益几十万,家家户户也“富得流油”,村里建起了生态农庄、农家乐、美丽民宿、游泳池,一幅灵动山水田园画卷在凤凰岭下徐徐铺开。

洞口县是中国“雪峰蜜桔”之乡,历史悠久,村民们在“老品牌”上做“新文章”,选精品、清洗、打包,全球拓展,今年已出口香港、俄罗斯,并且该县量身定制产品通关方案,已与俄罗斯、马来西亚及非洲等地外商签订共计80余吨的雪峰蜜橘购销合同,实现雪峰蜜橘走向世界的历史性跨越,年产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年产值超过10亿元,今年洞口县“雪峰蜜桔”节,现场宛如一片欢乐的海洋。

鲁迅的名言“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有千万条,事实证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编辑:李思洁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