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 通讯员 张涛
“林深牧鹿鹿鸣山,高山种果果飘香”两句,描绘新宁县黄金瑶族乡山水田园风光下村民悠闲生活,勾勒出村民生活的温馨与惬意。
农旅结合,从“田间地头”到“诗与远方”
黄金瑶族乡拥有丰富的土地、生态、文化等独特资源,通过整合农田景观、农耕体验、民俗文化等元素,将“荒坡变景区、农房变民宿、农产品变商品”。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新业态,投入100多万元在民俗新村建成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宣传长廊及文化广场,投入600多万元完善瑶乡聚居地区旅游基础设施,打造清凉小镇民族风情一条街。形成南方“呼伦贝尔”黄金牧场、“云中风车”风雨殿风力发电场、“天然氧吧”大岔林场、“旅游观光”梅花鹿基地、“亲子互动”猕猴桃采摘园等旅游格局。利用荒山和林下经济,打好“组合拳”,带动农户发展“三色”产色业,外地游客人数逐年攀升,构成集观光、采摘、餐饮、休闲为一体民俗旅游高效农业观光“一心一带一圈”特色产业链,实现资源充分利用,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旅游体验
当地群众就地取材,用竹子所制竹琴、竹鼓、竹葫芦丝等乐器。竹乐器轻演奏,绿色声音让人远离红尘,“竹之吟唱”让流传久远的歌谣风情四溢,纯粹、原始、真实音符还原最自然的声音,质朴空灵,领略灿烂久远的音乐韵味。农闲时举办民族演出,原汁原味展示传统农耕用具、利用传统农耕方式耕作,体验农耕生活传承民俗农耕文化。秋天,果园飘香,各村积极开展林下果园“采摘”“品尝”“垂钓”亲子活动。2022年该乡被命名为“湖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崀山峒歌》《八峒瑶山跳鼓坛》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打造“一体两翼”旅游发展大格局。该乡积极拓展“两翼”功能,以黄金牧场为重点,推进黄金清凉小镇、风能发电观光、瑶族特色村寨等精品旅游景点建设,让游客在爬崀山之后到黄金观光休闲,感受瑶乡民俗风情,使游客在新宁流连忘返,着力将该乡建成崀山旅游的“后花园”。
立足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我们茶叶基地到了采摘季节有60多名工人,基本都是附近的村民,工资最高的有300元一天。”二联村支书戴求青介绍,该村以土地垦治为抓手,积极引导农户加快土地流转,规划实施白茶基地100余亩,引导村民抱团发展,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桃林村投入200余万元,养殖梅花鹿100头,配套梅花鹿产品展示厅,形成集梅花鹿饲养、观赏与梅花鹿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体系。圳水村以“经济合作社+种植大户+意愿群众+”产业经营模式,探索出金银花种植致富新路,共发展到800多亩,解决劳动力就业300余人。
在党建引领下,建成金沙、桃林、三合、圳水、二联、大龙、黄茶、百宝等村集体经济梅花鹿养殖场,全乡发展梅花鹿近3000头,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11个村种植全覆盖,共种植猕猴桃4260余亩,2300余亩盛产,产值达9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