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杨钢强 通讯员 林竹山)“以前用薄地膜,不仅薄,还容易破损,难回收,现在政府推广新地膜,既耐用又环保,还有补贴,我们种地更有信心了!”5月6日,洞口县毓兰镇的种植大户肖大叔看着自家大棚里新铺的高强度加厚地膜,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的喜悦源于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的全面启动。
为破解传统超薄地膜回收难、易残留,导致农田“白色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难题,通过科学调查与验证,制定并实施《洞口县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毓兰镇、茶铺管理区、雪峰街道等6个乡镇(街道、管理区)开展试点工作,计划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5000亩,目标地膜回收率达85%以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多管齐下,科学推进高强度加厚地膜应用,优先在露天蔬菜、瓜果等作物种植中推广0.015毫米及以上的高强度加厚地膜;利用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宣传栏、横幅标语等渠道,向广大农民群众普及废旧地膜对土壤、环境和农作物的危害,多形式广泛宣传地膜回收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提高农民群众对地膜回收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建立健全地膜回收体系,指导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回收网络加强对地膜的回收,并建立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监测评估网络,选取2个规模覆膜点开展地膜残留监测。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出台一系列保障措施;通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监督管理;开展宣传培训,提升农户科学使用和回收地膜的意识;采用直接补贴方式,鼓励覆地膜主体积极参与,只要提供覆膜照片、购膜票证及覆膜面积图等资料,经抽验合格后即可获得补贴。
“我们希望通过试点工作,逐步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治理有效的地膜使用回收工作机制。”洞口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总结试点经验,推动全县地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工作再上新台阶,守护好农田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