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深化路径的探索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摘要:面对新时代新征程赋予的新使命,如何将党的建设独特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治理效能、创新动能与竞争优势,是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命题。本文对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战略意义、现实挑战及深化路径进行了系统剖析,着重指出必须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并保障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引领;公司治理;深度融合;核心价值

一、引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核心价值与战略意义

伴随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深刻变迁,国有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与风险挑战的双重压力,迫切需要通过强化党建工作来筑牢政治根基、引领改革方向、凝聚发展合力,确保企业在市场化改革中行稳致远。故而,探讨国有企业如何有效开展党建工作,不仅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关乎国家经济安全与发展大局的实践课题。

二、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一)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有待探索。

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依靠业务和技术维持生存的企业,存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分离”的状况,党建工作未能切实融入企业决策、生产、经营及管理的主要流程。功能定位虽已明确,但如何精准融入企业管理、发展、运营等核心环节有待强化,特别是在“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过程中,进一步深入探索构建党组织前置研究与行政管理层科学决策之间高效且有序地衔接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研究。

(二)基层党建队伍建设与作用发挥面临瓶颈。

基层党建队伍是党在国有企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支撑,其建设质量与作用发挥直接关系到党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能否打通。当前,基层党建队伍建设与作用发挥仍面临诸多瓶颈和深层次问题。一是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短板。部分国有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明显不足,教育内容往往缺乏对党员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的精准考量,形式较为单一,没有创新,难以充分调动党员参与学习和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党员未能充分展现出应有的先进性和带头作用,在关键时刻缺乏主动担当和作为的意识,与党员应有的标准和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二是“兼职化”现象较为显著。多数基层党务干部由中层管理人员兼任(例如车间主任、班组长兼任党支部书记或委员),党建职责沦为“附加任务”,致使精力分散、投入欠缺。当业务压力较大时,可能出现党建工作被挤压的情况;党建任务紧急时,业务质量可能受到影响。三是理论学习覆盖不全面。部分国有企业退休党员人数较多,又没有成立专门的老干支部,加之基层党务工作者对党建理论掌握不系统、不全面,开展工作形式单一,缺乏创新。部分支部在开展活动或集中学习时,部分退休党员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导致党建工作覆盖不全面。

(三)党风廉政作风建设工作亟待大力强化。

党风廉政建设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廉政建设重视不够。有的基层党员对廉政工作不重视,缺乏廉政无小事的意识。有的还存在“吃拿卡要现象”,在服务群众过程中,趁机索要或收受感谢费、辛苦费、礼品等;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国有企业属自收自支单位,在企业项目建设上有一定的自主支配权,存在程序上可能不够规范的问题。二是责任担当意识缺乏。部分国企党员同志安于现状,勇于担当、敢闯敢干、勇立潮头的劲头削减了,认为自己年龄大,资历老,也没什么奔头了,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责任担当意识不强,致使工作有时不够深入,跟进不够及时,满足于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满足于面上不出问题。三是作风纪律管理不严。在党员干部职工的管理上,部分国有企业纪律执行不够严,管理制度坚持得不彻底,存在怕得罪人,不敢坚持原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老好人”思想。导致一些干部职工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工作效率方面还存在差距,个别干部职工仍然存在“庸懒散”现象,不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上班迟到早退,开会或集体活动时不能准时参加的现象。四是遵纪守法意识不强。守纪律是底线,守规矩靠自觉。近年部分国有企业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方面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再加上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思想麻痹,在遵纪守法方面没有做到严管就是厚爱,导致部分同志钻制度的漏洞,打擦边球,甚至知法犯法。

三、深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路径

(一)夯实基础,锻造坚强有力的基层战斗堡垒。

一是动态优化组织设置。坚持好“四同步、四对接”,即: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二是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认真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党员过政治生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要创新活动载体,提升组织生活质量,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三是强化党建责任制考核。建立健全可量化、可操作、可追溯的党建工作考核制度,从遵章守纪、模范作用、履职尽责、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企业管理人员任免、薪酬、奖惩挂钩,推动党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二)建强队伍,夯实高质量发展组织根基

一是建强“头雁”队伍。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加强复合型人才培训,拓宽党务干部与经营管理干部交流通道和发展空间。建立“头雁”考核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与奖励,对履职不力的及时调整,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氛围。二是培育骨干党员队伍。加大对优秀青年员工的党员发展力度,将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定期组织开展创建活动,让骨干党员在关键岗位、重点项目中挑大梁、当先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党员骨干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鼓励他们参与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与管理改革,提升其业务能力与创新思维。三是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党组织在人才规划、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要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与业务需求,提前选拔和培养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潜在人才。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将优秀人才凝聚在党的周围。

(三)创新载体,提升党建工作的时代感与实效性

一是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紧密围绕国有企业行业特点,积极组织开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主题党日实践活动,诸如“党建+技术创新”“党建+安全生产”“党建+降本提效”等活动,切实发挥党建工作对业务生产工作的统领与指导作用。二是推进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显著行业特色以及独特企业特点的先进文化,生动讲述国有企业故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三是打造“智慧党建”全新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全力建设一个集学习教育、组织管理、宣传互动、数据分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党建综合性平台,切实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并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四是强化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对企业各类宣传文化阵地(如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报刊以及各类网络媒介等)进行有效管理和合理运用,积极传播党的声音和宣传企业先进典型事迹,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四)强化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内部环境

一是严格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关键少数”,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构建并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针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工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控举措,填补制度漏洞。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借助定期巡查、专项审计等手段,及时察觉并纠正违规违纪问题。二是强化警示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洁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廉政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增强党员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三是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对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坚持零容忍,严肃问责,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维护企业良好政治生态。

四、结论与展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是一项关乎根本、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其路径在于持续推进党建与生产运营的制度化与机制化融合;活力源泉在于强化组织建设;根本保障则在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强化全程监督效能。

展望未来,新时代新征程上,国有企业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才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方能锻造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强堡垒。在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的宏阔实践中,充分发挥独特政治优势,勇担使命任务,持续贡献磅礴力量,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注入不竭国企动能。

作者:阳恩敏

编辑:封龙仪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