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洞口
洞口县全力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 守护耕地“健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杨钢强 林竹山)为切实改善耕地生态环境质量,今年以来,洞口县印发《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正式启动全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以切实改善耕地生态环境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此次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以“分类施策、农用优先、预防为主、治用结合”为原则,精准发力,力争实现预期目标。全县共有轻中度受污染耕地40375.3亩,严格管控区500亩。预计到2025年底,将完成39174亩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涵盖镉低积累品种推广、飞防叶面阻剂使用、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同时,严格管控区500亩全面退出水稻生产,相关种植结构调整面积达675.45亩,确保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严格管控区食用水稻禁种率达100%。

为确保治理成效,该县构建统一规划方案、技术标准、技术指导、组织实施和评价考核“五统一”工作机制。县农业农村局组建专家指导组,对乡镇实行网格化管理,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与督导检查,对于管控区违规行为启动问责机制。技术创新成为治理核心。农业部门将重点推广技术体系:在土壤改良方面,实施“秸秆还田 + 绿肥种植 + 有机肥增施 + 中碱性肥料替代”四维修复模式;在安全利用方面,建立“低积累品种 + 叶面阻控 + 水分调控”立体防控网络;在管控区域推行“粮经轮作 + 复合种植”替代方案。特别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治理效果进行动态监测。

“以前不知道这些方法,现在跟着专家学,不仅改善了土壤,还减少了肥料的使用成本。”石江镇农户老尹的农田曾因土壤污染导致水稻镉含量超标,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今年,他积极响应政策,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将自家部分农田采用了秸秆还田与种植绿肥技术。

“此次攻坚行动投入专项资金,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体系。”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系统治理,预计可有效降低稻米镉含量30% - 50%,同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实现耕地质量与粮食安全的双提升。目前,首批7174亩示范区已启动低镉水稻播种,27000亩飞防作业计划将于8月水稻抽穗期全面展开。

编辑:李洪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