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蒋艺玲)初秋时节,洞口县岩山镇早稻早已颗粒归仓,晚稻禾苗蓬勃生长,成群飞鸟在稻田上空盘旋翩跹,构成独有的人鸟相伴风景线。“现在环境好了,鸟儿肯来,收成也一年比一年高,哪舍得赶!”近日,田埂上察看晚稻长势的村民笑呵呵地说,这份对飞鸟的包容与从容,正是该镇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生动写照。
南景村千亩双季稻种植示范基地,是洞口县岩山镇推动传统农业转型的核心载体——既是保障粮食安全、筑牢农业规模化根基的“压舱石”,也是践行生态农业、孕育“人鸟相伴”景致的“试验田”。近年来,岩山镇紧扣洞口县委“三区一中心”战略部署,以“提质增效年”活动为主线,秉持“锻长板、补短板、扬优势”思路,在基地建设中精准发力、双向突破,为乡村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咱村水稻上半年亩产达到1100多斤,收获颇丰!后续晚稻管护到位,丰收有保障!”南景村党支部书记感慨道。为实现“高产”与“生态”的双赢,岩山镇积极作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在水稻种植的关键时期,该镇邀请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村民科学育秧、绿色防控病虫害等技术;在生长季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物农药等绿色种植技术,从源头上减少化肥和化学药剂的使用,减轻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为水稻生长和鸟类栖息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底色愈浓,红色资源亦随之焕发生机。洞口县岩山镇以南景村革命事迹陈列馆为核心,巧借红色文旅纽带,将千亩稻田的生态景致与红色历史深度融合,创新打造“红色研学+生态体验”特色业态。洞口县各级党组织慕名前来,纷纷在此开展研学活动——在观赏稻田风光、见证人鸟和谐的生态之美中,重温红色历史、感悟初心使命。今年以来,该村累计接待研学活动80余场,参观旅游人数超3000人次,已成为周边知名的红色研学基地。
如今,南景村的千亩双季稻田,从早稻丰收的喜悦到晚稻田间的生机,既让村民持续收获粮食与财富,更探索出一条人鸟和谐、生态致富的新路径,成为洞口县岩山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鲜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