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洞口
洞口县长塘瑶族乡:100余天,瑶乡焕新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通讯员 刘金汉 王禹

驻村工作队100余天能干什么?2025年6月3日进驻至今,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长塘瑶族乡双峰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3名队员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双峰村地处雪峰山腹地,山高路陡,村域面积9.9平方公里,228户人家零零散散分布在大大小小几十个山头上,用地广人稀形容一点不为过。

工作队队长曾键是洞口县罗溪森林公园管理处的一名工作人员,队员覃玲红是该县妇联工作人员,另一名队员甘泉是洞口县委编办工作人员。

访遍重点对象,将心比心解民忧

脱贫户40户,监测户10户,重残18人,低保户18户21人,特困供养对象12人。驻村第一时间,工作队从重点对象入手,不分昼夜,加班加点一个星期之内全部走访到位。

“6兄弟,3个因智力问题特困供养,沟通极其困难,甚至还有风险。”说起走访特困供养对象,覃玲红至今觉得后怕:“母子二人中风住在半山腰,几乎不出门,一条沿山开凿的小路通到他家,早已长满青苔,下点雨,走在上面随时可能掉到山崖下。”监测户谢周英和母亲先后中风,一直住在山上,哥哥想接他们出去住,老人却不想拖累孩子。平日里,除了村“两委”偶尔上山看望一下,母子二人就几乎“与世隔绝”了。得知这一情况后,工作队随即走访了谢周英母子,看到生活不能自理又无人照顾的谢周英,工作队立即帮助其联系敬老院,又得知谢周英因没有达到条件无法进敬老院时,立即多方联系,为其进行残疾证升级,从三级肢体残升到了一级言语残,为谢周英以后住进敬老院做准备。

办好微小心愿,实事办进心坎里

“山上的老百姓都非常淳朴,没有太多太高的要求,但有些问题,我们是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走访完毕后,工作队立即着手对老百姓的“微心愿”逐个分析,一一制定解决方案。

山上留守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出行不便,工作队就召集爱心人士上门,免费给32名老人理发。村民反映一处钢索桥年久失修,影响村民生活生产,工作队就协同相关部门赶在夏粮收割之前维修到位。还有为留守儿童圆梦,帮助村民家中消杀白蚁,为困境儿童解决上学难问题,为身残志坚的村民收割稻谷,为养蜂村民办理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介绍村民就近务工,为村民销售农副产品等等事迹。群众的“急难愁盼”,工作队不仅做了,更是做到了“尽如人意”。

细节彰显诚意,绘就振兴新愿景

“路灯我看了昨天已处理好,为你们点赞,把我的诉求放在心上,火速处理群众矛盾……”村民谢启用笑着对工作队说。村主干道部分路段没有照明设施,村民夜间出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曾键多方联系,引得爱心企业捐款为村里捐赠50盏路灯。可施工结束后,村民谢启用却反映有一盏路灯正对自家神龛。瑶乡人民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工作队得知情况后,连夜实地查看,第二天上午就完成位置调整,谢启用不禁对大家“雷厉风行把好事做好”的态度给予高度赞许。

“高山药材种植、生态有机蔬菜、林下养殖这些都是我们下步打算去做的,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乡村才能真正振兴起来,群众才能真正富起来。”巍巍雪峰山上,工作队的足迹遍布每一个山头沟壑,在崇山峻岭间为瑶乡人民勾勒出美好明天的幸福愿景。

“金秋田间践初心,驻村干部暖人心。挥汗如雨助收稻,真情倾注解民忧。敬养老人笑开颜,党的关怀润心田。”短短120天,工作队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瑶乡人民的认可和赞许。在外经商,也经常支持村里公益事业的村民舒春明的一首打油诗彰显了瑶乡人民对工作队的感恩、感激之情,并表示是工作队把鲜红的党旗插上了双峰村的每一个山头,飘扬在了高山之巅,而他们的脚步还在继续延伸。

编辑:曾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