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邵阳县
邵阳县九公桥镇:“三向发力”筑牢河湖生态屏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通讯员 田康

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整洁的岸坡绿意盎然,昔日杂物堆积的河滩地已成为村民休闲漫步的亲水乐园。这一变化,得益于邵阳县九公桥镇近期围绕河长制打出的一套“组合拳”:从看得见的“清河滩”到查清隐秘的“查溶洞”,再到保障长久的“建机制”,形成了立体化、精准化的河湖治理新格局。

“清河滩”:还岸于民,擦亮生态底色

河道滩地,是水陆交汇的生态敏感带,却也易成为垃圾藏匿、违章种植的“重灾区”。9月以来,九公桥镇河长办牵头,发动各级河长、党员志愿者和人大代表,针对辖区内主要河道的滩涂地开展了一场“拉网式”的集中清理专项行动。行动不仅清运了历史堆积的生活垃圾、建筑废弃物,还拆除了违规搭建的窝棚、围栏,平整了土地。据统计,此次行动累计清理河道7公里,清运垃圾2吨,有效恢复了河滩自然面貌,实现了“水清、岸绿、滩净”。

“查溶洞”:向地下暗河“隐形污染”亮剑

相较于地表河流,地下溶洞、暗河系统因其隐蔽性,监管难度更大,潜在的污染风险往往被忽视。为防止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通过溶洞偷排漏排,威胁地下水安全,九公桥镇由党政班子成员带队下沉一线,对重点区域的地下河、溶洞入口进行“体检”,深入洞内实地勘查,重点清查垃圾堆放、水体污染、生态破坏等情况。经查,未发现垃圾污染问题。堵住了地下污染的“隐秘通道”,实现了从治“明水”到查“暗河”的延伸。

“建机制”:固化成果,确保河长制“长牙”

清河滩、查溶洞是攻坚行动,而建立长效机制才是治本之策。九公桥镇在集中整治的同时,着力于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一方面,将河长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明确各级河长(尤其是党员河长)职责,建立“党委领导、河长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在河道治理项目、资金使用等方面严格规范程序,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河长制工作廉洁高效运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中严守纪律底线,营造干事创业、清正廉洁的良好氛围。

“河湖治理非一日之功,必须久久为功。”九公桥镇河长制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更严格的制度、更扎实的举措,守护好我们身边的每一条河流、每一片水域,让优良的河湖生态环境成为九公桥镇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编辑:曾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