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邵东:“商贸+制造”双向赋能,激活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提及邵东,“中国小商品城”的标签深入人心。但近年来,邵东并未止步于“小商品集散”的传统优势,而是以“制造升级”与“商贸创新”的双向赋能,推动民营经济实现“从量到质”的跨越,成为邵阳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在制造业领域,邵东聚焦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让 “老产业” 焕发 “新活力”。以打火机产业为例,过去邵东打火机以 “低成本、低附加值” 为主,如今通过引入自动化生产线、研发安全环保新材质,不仅产能提升 30%,产品更远销欧美、东南亚等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全球打火机市场近 20% 的份额;小五金产业则建立 “共性技术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设计、检测、研发等服务,解决企业 “单打独斗” 的短板,推动小五金产品从 “零部件” 向 “终端产品” 升级。目前,邵东拥有制造企业 5000 余家,形成打火机、小五金、皮具等 10 大特色产业集群,2024 年制造业产值突破 600 亿元,民营制造已成为邵东发展的 “压舱石”。

在商贸领域,邵东依托 “邵东国际商贸城”,打造 “线上 + 线下” 融合的商贸新格局。线下,商贸城汇聚 2000 余户商户,涵盖日用百货、服装鞋帽等全品类,成为湘中地区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基地;线上,搭建 “邵东购” 电商平台,培育 “直播带货” 团队,让邵东制造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渠道直达消费者。仅 2024 年,邵东电商交易额突破 300 亿元,其中 “直播带货” 销售额占比超 40%,实现 “买全球、卖全球” 的商贸愿景。

更值得关注的是,邵东始终把 “人才培育” 作为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邵东一中通过科技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廉桥镇中心学校通过新教师座谈会夯实教育根基,为产业升级储备 “未来力量”;同时,政府出台 “人才回引” 政策,吸引在外邵东籍企业家、技术人才返乡创业,仅 2024 年就引进各类人才 1200 余人。这种 “产业升级 + 人才储备” 的良性循环,让邵东民营经济既有 “当下竞争力”,更有 “长远发展力”。

邵东的发展告诉我们,民营经济是县域高质量发展的 “活力源”。当制造业实现 “智能化升级”,当商贸业完成 “数字化转型”,再加上人才的持续赋能,民营经济便能突破瓶颈、焕发新机,这也为邵阳乃至全省县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 “邵东样板”。

作者:封龙仪

编辑:封龙仪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