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即将到来之际,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最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再次受到公众关注。哪些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足部溃疡?又该如何科学防治?11月4日,记者走进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采访了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孙权,为市民带来权威解答。
孙权介绍,在西方国家,约5%至1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足溃疡,约1%的患者最终因之截肢。糖尿病已成为非外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我国住院糖尿病患者中,足部病变的患病率为1.6%至6.4%,且呈上升趋势。
10类高危人群需重点警惕
孙权特别提醒,以下10类糖尿病患者属于足溃疡高危群体,需加强足部健康管理: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出现手足麻木、针刺样疼痛或蚁行感等感觉异常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下肢供血不足表现者;既往有足溃疡或截肢史者;存在鹰爪足、高弓足、扁平足等足部畸形者;足部有胼胝(老茧)或“鸡眼”者;失明或视力严重减退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者;高龄且独居的老年患者;无法自行观察足部情况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了解不足者。
综合防治策略: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在治疗方面,孙权强调,需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包括病因干预、改善循环、血糖控制、抗感染、局部清创、营养神经及支持治疗等。若已发生坏疽,必要时需通过截肢(趾)控制病情进展。
药物治疗主要聚焦三个方面。
抗感染:早期选用强效抗生素,快速控制感染,避免病情恶化;
改善神经功能:可选用维生素B1、B6、B12及阿米替林等药物,局部皮下注射胰岛素也可能起到辅助效果;
改善肢体循环:常用西洛他唑、前列腺素E1(前列地尔)、贝前列腺素、沙格雷酯等药物,可扩张血管、抗血小板、降低血黏度,必要时联合抗凝或溶栓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者,外科手术(包括截肢)仍是挽救生命、遏制病变发展的重要手段。
孙权呼吁,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足部健康,定期检查双足,主动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践行“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原则。一旦发现足部异常,需及时就医,从源头上降低足溃疡与截肢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