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邵阳
车轮上的战斗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深秋拂晓,湘中某地雾气弥漫,一道紧急指令划破寂静:“命你部立即前出,担负弹药物资前送任务!”北塔区人武部应急机制应声启动,民兵公路运输连及多台车辆迅速集结,如利剑出鞘,直扑目标地域……

        这是一场演练,更是一场紧贴实战的军地联合保障能力检验。在复杂地形与多变条件下,民兵分队与空军某部官兵依案协同、混合编组,从指挥控制到机动投送,从装载加固到特情处置,全流程嵌入实战背景,全面锤炼现代战场条件下联合保障能力。

        从“形联”到“神联”:演练场上的实战突围

        “1号车收到!”

        “2号车收到!”

        对讲机里,应答声此起彼伏。

        野战弹药收发区内,民兵与部队官兵协同展开堆垛、加固、装载作业。训练骨干穿梭于车阵之间,严把细节关:“捆绑带要扣紧,每箱必须交叉固定!”

        短短20分钟,首批弹药稳妥装车,整装待发。     

        “战场运输,分秒决定成败。”任务指挥组负责人要求,此次演练突出“真、难、严、实”,设置了复杂路况、多类物资、特情处置等实战课目,旨在检验军地协同流程与民兵应急输送能力的极限。

        从晨光熹微到夜幕低垂,车队在多批次、多路线的运输任务中往返穿梭。每一个环节的紧密衔接,每一次特情的果断处置,都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磨砺着保障硬功,推动联合保障从“程序对接”向“能力融合”深化。

        从“练为看”到“练为战”:保障能力的体系进阶

        近年来,北塔区人武部紧盯使命任务,精准编建民兵公路运输连,与驻军部队建立常态化联训机制。双方共订计划、合设课目、互派骨干,推动联合训练从“程序化”向“实战化”转型。

        “与部队官兵并肩行动,才真切体会到什么是‘战场节奏’。”完成运输任务返回的民兵班长马云感慨,“以前总觉得开车装卸是‘轻车熟路’,现在明白,战场上差一秒或者慢一步,都可能影响全局。演练让我们看到了差距,也明确了今后训练的重点。”

        这一感悟,正是演练价值的生动体现。从单兵技能到体系协同,从平时作业到战时保障,此次演练在多个维度实现了能力跃升。

        从“复盘”到“前瞻”:联合保障的未来路径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演练结束,军地双方第一时间组织复盘,围绕“民兵专业技能如何对接实战”“联合指挥如何高效贯通”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必须进一步打破训练壁垒,推动联合训练向体系化、精细化、实战化迈进。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与驻军部队的协作,在联合指挥、联合考评、联合保障等方面加强探索。”北塔区人武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会全力以赴重点锤炼民兵在陌生地域、复杂恶劣条件下的运输投送能力,不断磨砺‘车轮上的战斗力’,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运得上、保得赢。”

作者: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 通讯员 王小波 陶西子编辑:苏梓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