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刚入学的新生在打闹说笑。我的目光落到了坐在角落里的婷(化名)身上。她抱着褪色的书包,面色苍白,眼神冷漠地看着这一切。
某天离校时,我看到学校围墙外的树荫里有红点隐隐闪现,还伴着剧烈的咳嗽。走近一瞧,原来是婷在偷偷抽烟。抬头发现我的时候,她惊得愣住了。我拍拍婷的肩膀:“一个女孩子,这么小就学抽烟?心乱了,以后的路就会泥泞不堪。”说完,我转身离开。婷僵住了,预料之中的暴风雨竟然没有降临,连处罚、检讨都没有。
天气晴好的一天,我决定去婷家走一趟。坐了一个小时的车,走了一段小路,走进了一座破旧矮小的老屋。老屋像是个被遗弃的“孤儿”,和周围的别墅格格不入。屋里的横梁上挂着几个篮子,里面放着干辣椒、晒干的榨菜。灶前的一面墙熏得乌黑,还蒙上了一层黑黑的绒毛。
看到我,两个老人拘束地坐在凳子上,说起话来结结巴巴。他们是婷的爷爷奶奶,身有残疾。原来婷的父母做生意亏了本,欠了很多钱,房子卖了,车子卖了,人也消失了,连过年过节都没个电话。婷只能和爷爷奶奶搬回这所废弃的老房子安身。自此,婷性格越来越孤僻,自卑又自闭,与人交流的方式只有点头和摇头,从不开口读课文。因为缺少关爱,加上极度的孤独,她还染上了一些坏习惯。看着婷颤巍巍的爷爷奶奶,我把身上的现金掏出来,放在饭桌上……
我决定帮助婷,全身心接纳她。在心理上疏导她,开解她,给她温暖、慰藉,物质上资助她。我创设机会,搞花样百出的社团活动,让她那滴冰凉的水融入大集体温暖的大海里。课后我以闺密身份和她扯八卦,以老师身份帮她补课。节假日,我以妈妈的身份带她到家里吃饭,手把手教她包饺子、煮饺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下来,她成了我班的小老师,我的小助手,可以大胆自信地走上讲台,代替我上语文课了。后来,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中。担心高中时的她再度陷入自卑,我坚持每月四次去看望她,每次都带些吃的、用的,还和她的老师攀谈,了解她的学习情况。每次我去学校,同学们都高兴地大喊:“婷,你妈妈又送好吃的来啦!”婷没解释,我也没说话,我们只是相互会心一笑。后来,婷以584分的成绩考入湖南师范大学。
读大学后,婷多次给我写信。其中一封信写道:“谢谢您,我的老师!我的妈妈……是您的爱,打开了我心里的锁,把我从悬崖边上拉回来。”
是的,爱是第二个太阳,能照亮心灵的每个角落。
(李云娥,任职于邵阳县五峰铺镇中心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