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支书带头破旧俗
刘泽林在五兄弟中排行第四。”刘泽林边流泪边解释:“我也是娘十月怀胎生下的,在娘身上花多少钱我都愿意,可我是村里的支书,大家的眼睛都看着我,我不带头谁带头。排行第四的刘泽林,本来在兄弟房亲里没有多少话语权,但身为村党支部书记、村红白喜事理事会会长的他心想,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来的“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求,自己必须在破旧俗立新风上带个好头。
2017-11-14 邵阳新闻在线 -
发展旅游观光农业让村民都富起来
“未来三到五年,我们将利用村里现有蔬菜基地和水果基地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把台上村打造成城市的后花园,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让大多数村民都富起来。第三步是开发水果自由采摘区和太空莲荷花基地。雷宽辉介绍,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第一步是开发周末农庄。
2017-11-14 邵阳新闻在线 -
电商一家人的双十一
父亲夏润成、母亲宁玉华正在忙着打包发货,成堆的包裹堆放在地上,等待快递员的到来……11月12日上午,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对于电商夏凯一家来说有点忙。”来到夏凯的公司仓库内,打包好的商品堆积如山,夏凯的父亲夏润成和母亲宁玉华正在加紧对商品进行检查包装。“双十一”,电商夏凯一家人累并快乐着。
2017-11-14 邵阳新闻在线 -
石书友:用“手抄”表达爱党之心
“记得去年冬天,公公手脚生满了冻疮,当时又感冒咳嗽,我们让他去烤火,他说自己规定的抄写任务还没有完成,硬是坚持全部抄好再去休息,”石书友的儿媳妇周慧珍告诉记者,石书友一直以身作则学习党规党章党的精神,并带动老同志积极投身于学习与锻炼中。”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新邵县潭溪镇中学退休教师石书友就用小楷抄写十九大报告全文,这不是他第一次用毛笔抄写党的相关文献了。16年来,石书友坚持抄写与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决策相关的文献。
2017-11-13 邵阳新闻在线 -
小剪纸大情怀
”11月6日,在新邵县思源实验学校的美术教室里,一位身着民族服饰的女子手持一把小巧的金色剪刀在一张纸上游离,不一会两只栩栩如生的纸蝴蝶跃然指尖。这位女子就是该校的美术老师——马丽娅,1993年学习剪纸,经过20多年的艺术积淀,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新邵县传承人。马丽娅还带领思源学校剪纸教师社团的团员们共同创作了《中国梦·世界梦》,上面不仅剪有中国的国徽、习近平总书记的头像、国花牡丹,更有象征民族大团结的身着各式各样少数民族服装的人像,栩栩如生。
2017-11-13 邵阳新闻在线 -
陈江:心中永远装着群众需求这根指南针
11月10日,邵阳迎来了初冬的第一场雨。但北塔区新滩镇街道新滩社区五组54岁的居民陈爱云依然不畏寒冷,冒雨来到社区办公大楼一楼查看“四点半社区课堂”的建设进度,并将自己购买的柑橘送给在场的装修师傅吃,鼓励他们加班加点尽快装修好“四点半社区课堂”。
2017-11-12 -
九旬老人为留守孩子义务补鞋
平日里,郑老也会帮经济困难的居民、残疾人免费修鞋、修拉链、配钥匙。由于每天干修补活,手上长满了老茧,小手指也已严重变形,但只要身体还行,义务为留守孩子和困难群众修鞋,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正在补鞋的老人,身边围满了孩子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陈远志)11月5日,一名裹着厚厚的衣服、头戴军帽的九旬老人正坐在隆回县金石桥镇高洲中学操场边,低着头聚精会神地给留守孩子修补鞋子,一群留守孩子正围着老人在亲热地聊天。
2017-11-10 邵阳新闻在线 -
在建成“四个大祥”中实现新跨越
吴劲松表示,大祥将在全市“二中心一枢纽”战略坐标体系中找准定位,持续推进“三城二区一枢纽”和“四个大祥”战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实践中不断促进大祥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吴劲松表示,建成“四个大祥”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大祥实践,是全区人民的殷切期盼。未来五年,大祥区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以在全市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统揽,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提升综合实力,打造“小康大祥”。
2017-11-09 邵阳新闻在线 -
彭跃志:果树旁传授致富经
”他一边宣传十九大精神,一边动员李良春把无花果种好,争取早日过上小康生活。李良春感慨地说,过去由于管理不善,果树产量不高,明年我决定专攻无花果,一定要把产量效益提上来。“无花果树对土壤肥沃要求高,如果套种了其他作物就会影响果树挂果。
2017-11-08 邵阳新闻在线 -
城步义工肖丁勤全力推销 想方设法帮扶“贫困苗胞”
后来,肖丁勤的一位同事向他介绍了兰蓉的阳远祥,说起阳家的困难情况,肖丁勤动了心。他忙的不是公务,而是在为兰蓉乡的阳远祥推销“苗乡梨”。”“肖主任,我们县旅游局的同事们也要十件兰蓉苗乡梨。
2017-11-08 邵阳新闻在线 -
污水井下的美丽
到11月6日下午,他们完成了污水管道内120吨淤泥的清淤工作。两天来,刘伟等5人在污水管道内轮流作业,换人不停机。于是,刘伟和唐师傅轮流抱着吸管作业。
2017-11-08 邵阳新闻在线 -
隆回一名公益女士携夫双双勇斗癌魔
2014年底,夏丽淋在QQ里看到隆回县大邵公益志愿者联合会会长毛琳玲发出的邀请爱心人士一起做爱心慈善事业的倡议,立即请求加入大邵公益助学群,成为大邵公益的一名爱心人士。大邵公益监事长朱建林等爱心人士到医院和家里看望,夏丽淋都是微笑着表示感谢:有这么多人的祝福和祈祷,我会好好活着的。“我相信,有大邵公益,有这么多爱心人士,我们一定会战胜病魔的……”11月6日,隆回县桃洪镇紫阳村17组的热心公益女士夏丽淋微笑说。
2017-11-07 邵阳新闻在线 -
宁益华:情系贫困学子伸援手 捐资助学献爱心
10月,1991年毕业于邵东县简家陇镇皇帝岭中学13班的宁益华先生来到母校,看望学校的老师和领导,并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学子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难题,成为当地一段佳话。并希望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都能投身到教育慈善公益事业中来,为改善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宁益华先生系邵东县简家陇镇爱国村人士,1991年毕业于简家陇镇皇帝岭中学13班,是该校优秀学子。
2017-11-07 邵阳新闻在线 -
李炯峰:痴情翰墨书时代 敢叫前贤慕后生
艺术简历李炯峰,1985年生,湖南邵阳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硕士,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艺术人才,全国硬笔书法大赛评委,邵阳市政协委员,邵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邵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顾问,邵阳学院特邀教师,大希堂书画藏珍馆驻馆书法家。自2016年以来,他相继成功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家扶持项目,作品入展全国第四届草书展,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文化部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成果展,“沙孟海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纪念胡问遂诞辰100周年全球书法大展”金奖、入选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等荣誉。爷爷爱好书法,在炯峰三岁时,就耐心教他习书,初习柳楷,之后五体并习,爷爷每天都会给他裁很多白纸,装订成册供其临摹练习,有时会亲手教他一些基本笔画的写法,讲解一些书法知识。
2017-11-07 邵阳新闻在线 -
让产业之花盛开在田间地头
在摸清“家底”情况后,刘唐军最终确定了将柑橘和油茶作为长期产业进行发展,村里85%的贫困户发展了柑橘、油茶产业,种植规模全村达到300亩,只要油茶结果,柑橘挂果,贫困户可以增加稳定脱贫就没有问题。刘唐军将油茶、紫薯、烤烟、玉米、柑橘、养猪六大支柱产业作为本村的产业发展横向规划。横向:油茶、紫薯、烤烟、玉米、柑橘、养猪六大支柱产业走出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的发展路径。
2017-11-06 邵阳新闻在线 -
“留守儿”的守护神
”杨叶君听后,自掏腰包马上租车,与另外一个老师,一起将那个女同学送到30多公里远的武冈市人民医院,连夜给这个学生做了手术。我们坚信,杨叶君老师永远扎根乡村教育的信念,会更加坚定。马坪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17年来,杨叶君年年兼任女生寝室辅导员。
2017-11-06 邵阳新闻在线 -
为了一名贫困患者的安危
多方来帮助肖坤强受伤的信息报告给与他结对帮扶、正在省委党校学习的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老干部局局长黄海蓉后,黄海蓉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到医院看望。驻村帮扶工作队会同村“两委”帮助凑齐4.3万元住院费用。发展去穷根在各方帮助下,今年肖坤强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肖坤强因残疾列入最低生活保障。
2017-11-06 邵阳新闻在线 -
绿水青山层叠出 幸福苗乡入画来
作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城步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先试区。城步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要求,切实做好体制机制创新、总规编制、公园立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科研科考、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不断加快体制试点进程。要努力把试点区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示范区、民族文化传承区,力争到2019年率先创建成为第一批国家公园,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2017-11-06 邵阳新闻在线 -
伍唤香:助人为乐的“美人鱼”
2013年秋天,新宁县残联听说伍唤香的事,奖励她1万元,并将伍唤香定为重点帮扶对象,为她贴息贷款10万元,还将她送到市里进行免费培训。11月2日,记者从邵阳市文明办获悉,2017年“湖南好人”10月榜单揭晓,新宁县身残志坚的伍唤香入选“助人为乐”好人。”这是新宁县万塘乡桐木冲村伍唤香鼓励合作社的残疾人说过最多的一句话。
2017-11-05 邵阳新闻在线 -
带着特殊的礼物 王化永回来了
”“这次回来以后,我决心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到党员和群众中去,让大家知晓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特殊礼物“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讲述自己参加十九大的感受”是王化永从北京归来带给乡亲们最大的礼物。当天上午9时许,王化永刚回羊古坳镇,便被请进镇政府,全体党员干部认真聆听其做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
2017-11-03 邵阳新闻在线 -
“点滴”乡村教师李海勇的点滴故事
11月1日上午,在北塔区陈家桥中学初二正在上着数学课的教室里,数十名学生目不转睛地认真听课,神情肃穆,仿佛他们不是在上课,而是正在举行某种庄严的仪式。
2017-11-01 邵阳新闻在线 -
洞口县“省劳模”尹大昌培育特种苗木再创业
正在与尹大昌商议苗木销售的尹华柱说:“我以前也在这里打工,通过打工掌握了苗木种植和销售技术,现在我种植了3亩特种苗木,每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山核桃变身脱贫的“致富果”徜徉在尹大昌的千亩苗木基地,不同品种的柑橘、柚子、李子、桃子等时令果树争奇斗艳,金钱柳、红豆杉、桂花、紫薇、金丝楠等珍贵树种也有一席之地。”毓兰镇党委书记邵逸凡介绍,特种苗木种植销售已成为该镇脱贫增收的特色产业之一。
2017-11-01 邵阳新闻在线 -
魏仁秒:定要摘掉穷帽子
10月30日,隆回县司门前镇合理村村主任魏昌业又一次来到魏仁秒家,并为他详细讲解了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魏仁秒与妻子廖青秀共育有4名子女,家里只有两间破旧不堪的土砖房,一家人只能在镇里租房住。“没想到精准扶贫政策这么好,我们一家一定要加倍努力早日摘掉穷帽子。
2017-11-01 邵阳新闻在线 -
罗雄林:将种田变成一种职业
因种植双季稻面积广、成效好,罗雄林被评为“2014年度全国种粮大户”。有了全国种粮大户这块“金字招牌”,罗雄林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要带动更多农户实现科学化种田,减少土地抛荒,“将种田变成一种职业”。他发起成立的邵东县铁塘冲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2015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全程机械化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带动了百亩以上种植大户3户,灵官殿镇石株桥片区水稻种植面积恢复4000亩以上,平均亩产量中稻达650公斤、双季稻达850公斤。
2017-11-01 邵阳新闻在线 -
北塔区居民罗校丰醉心十九大精神学习
10月26日,在北塔区新滩镇街道江北社区组织的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会议上,一位“伤病员”格外引人注目。
2017-10-31 邵阳新闻在线 -
第一代“失独”老人的幸福
图为二娘肖桂兰与刘立莲宁礼平刘长莲刘期海在一起。三女儿刘长莲招郎刘期海上门,五女儿刘立莲嫁了邻居宁礼平,离娘家不足50米。”服侍二娘5年了的侄女刘立莲,老远闻到臭味后,疲惫地扶着左手瘫痪的二娘,往室内厕所挪步换洗,嗔怪道:“冬天屎尿全在身上。
2017-10-31 邵阳新闻在线 -
痴心教育写春秋
热爱学习,教学业绩一流他教学理念先进,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学生评价满意率100%,教学成绩多次名列学校第一,曾在统考、会考、高考中多次获得全县第一。他的论文《运用数学思维方法,优化学生思维素质》获全国一等奖,还有多篇论文获省一等奖以上奖励。2001年评为县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3次在全县毕业班教师大会上作高考复习指导讲座。
2017-10-29 邵阳新闻在线 -
唐孝富:生活像脐橙一样甜
脐橙种植是新宁县高桥镇大竹村村民创收的传统产业。望着丰收在望的20余亩脐橙,新宁县高桥镇大竹村13组村民唐孝富的心里有说不出的甜蜜。这是时隔1个月后,省煤炭管理局扶贫驻村工作队再次来到唐孝富家。
2017-10-27 邵阳新闻在线 -
种粮大户定心记
但当时还是舍不得再买一台烘干机,有了儿子的帮衬,明年我肯定要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再添一台烘干机是必须的了。其实,陈让轩自己心里也在打鼓:好不容易流转到这么多土地,又购买了耕田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一大批机械设备,要是政策真的变化,那损失可就大了。”果然,接到父亲的电话,陈让轩儿子满口答应元旦节后就带着妻子回来加入种粮队伍,并说“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不仅是父亲这一代人的“定心丸”,也是自己年轻一代的“定心丸”。
2017-10-27 邵阳新闻在线 -
下岗职工回乡承包山林当“野猪王”
10月25日,养殖户刘爱国和妻子谢小花怀抱着刚出生不久的野猪“宝宝” 、怀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满脸都是笑容地说,“我听到后很振奋,对今后的发展更有信心了,我一定要壮大自己的事业,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奔小康。”
2017-10-26 邵阳新闻在线 -
聂翰贤:青年教师成长的“摆渡人”
坚持每年一度的“十佳青年教师”评选和青年教师专项教学比武等。为了给与更好地帮助,聂翰贤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章,经过几番打磨之后才与这位青年教师交流……而这,只是聂翰贤培养青年教师的一个缩影。隆回二中近年来大力引进青年教师,聂翰贤深知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前辈的引导和关怀。
2017-10-26 邵阳新闻在线 -
“超级奶爸”的公益情怀
看到一些志愿者忙于公益,没有时间照料孩子,他在照管儿子的同时,又接管了四个孩子。看到父亲病逝母亲患病的尹志雄兄妹,面黄肌瘦,少人照料,他征得其母亲同意,让两个孩子周末上他家住。其中一个是刘伟的儿子,两个是朋友的孩子,还有两个是资助对象。
2017-10-25 邵阳新闻在线 -
用十九大精神引领“二中心一枢纽”建设
”龚文密说,我市将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二中心一枢纽”建设的整个过程、各项工作、各个方面、每个节点,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在全省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中彰显邵阳作为。”龚文密说,实施“二中心一枢纽”战略不仅契合全省区域发展布局,也有利于邵阳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和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我们要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让邵阳成为人才实现价值、发挥作用的沃土,让人才成为推动邵阳发展的有力支撑。
2017-10-24 邵阳新闻在线 -
孙玉姣: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如今,黄某在辖区一酒店前台做收银工作,生活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她微笑着说:“现在,街道占道经营的现象没有了,街道干净整洁,道路畅通,居民生活更舒心了,好多事情多亏了孙主任操心。近三年来,她通过联系辖区各个企业,帮助30多位下岗职工、无业居民找到了工作,让他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2017-10-24 邵阳新闻在线 -
“超级奶爸”的公益情怀
看到一些志愿者忙于公益,没有时间照料孩子,他在照管儿子的同时,又接管了四个孩子。其中一个是刘伟的儿子,两个是朋友的孩子,还有两个是资助对象。看到父亲病逝母亲患病的尹志雄兄妹,面黄肌瘦,少人照料,他征得其母亲同意,让两个孩子周末上他家住,每月只留一个周末陪她。
2017-10-24 邵阳新闻在线 -
衡阳籍家装水电工:好想在邵阳有个家
”10月22日,正在北塔区某江景房小区给人安装水电的李忠芝说。“半年多来,我已为20多套邵阳新房安装过水电了。看到李忠芝逗人喜欢,唐大爷夫妇给他介绍了不少业务,目前李忠芝正在安装的这套江景房,就是唐大爷亲戚家的。
2017-10-23 邵阳新闻在线 -
莫献华:拳拳孝心谱奉献之歌
老干部只要有需要,他随叫随到。莫献华为了照顾老干部看病,坚持每次送老干部去医院,大年三十也不例外,一送就是大半年。莫献华只要一接到电话,就当成“命令”来执行,常常三更半夜背着老干部下楼,开车送到医院。
2017-10-20 邵阳新闻在线 -
龙钢华:为邵阳发展培养人才
总之,邵阳不平衡与不充分发展较为普遍地存在,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需要大量扎根邵阳的人才。首先,邵阳与省内发达地区和全国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邵阳学院教授龙钢华说,“但报告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与‘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几句话。
2017-10-20 邵阳新闻在线 -
社区干部:畅谈变化 畅想圆梦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陈贻贵)10月18日,大祥区城北路街道办事处和西外街社区的干部共聚西外街社区,悉心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畅谈过去五年发生在身边的巨大变化。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她倍感自豪。西外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朱曼莉说,这五年,她感受到了国家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百姓生活的蒸蒸日上。
2017-10-20 邵阳新闻在线 -
戴伦:为建设物流强国添砖加瓦
”10月19日中午,跟前一天中午一样,中通快递工作人员戴伦在寝室门口这样叮嘱女生们。”谈及手机寄件,戴伦说:“习总书记说,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社会主义强国,肯定包括物流强国。手机寄件不仅能够节约双方的时间,还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2017-10-20 邵阳新闻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