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县“省劳模”尹大昌培育特种苗木再创业
金秋时节,位于雪峰山下的洞口县丰胜林木科技有限公司连片千亩的苗木基地热闹非凡,前来体验采摘薄壳山核桃、特种蜜橘、柚子的游客川流不息。10月28日,尹大昌看着满山遍野的核桃树上的累累硕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叱咤风云的“苗木大王”
在毓兰镇石桥村,提起“苗木大王”没有不认识的。今年78岁的尹大昌有“苗木大王”的美誉,他曾荣获“三湘苗木大王”、“湖南省劳模”等多项荣誉称号。
1992年,尹大昌从乡企业办退休后,筹措资金3万余元,租赁承包了30多亩荒山隙地,创办了“大昌良种场”。1996年,尹大昌开始从事苗木销售。1999年,他的苗木基地扩大至200余亩,建起了当时该县规模最大的苗木科普示范基地。2000年,年过花甲的尹大昌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2017年,其公司基地范围遍布毓兰、花园、高沙、茶铺等乡镇(管理区),总面积达1000余亩,年销售额达300余万元。
“寻找适合当地的种植项目,带领百姓一起致富,一直是我的愿望。”为了掌握好果树花卉种苗的栽培技术,尹大昌参加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订阅了20多种报刊,购置了电脑,不断从报刊和网上获取技术和信息,苦心钻研苗木栽培技术。
“省劳模”二次创业
“薄壳山核桃一亩地可种12株,亩产值可达到1.5至3万元,树龄达到20年后,一株树的收益可达到0.5万元。随着树的成长,收益会更高。”尹大昌介绍,薄壳山核桃是一种优良的果材兼用树种,经济效益高,市场开发前景广,是人们喜爱的绿色保健食品。
发现薄壳山核桃蕴藏的巨大商机后,尹大昌决定二次创业。2001年,尹大昌先在自己的试验田里试种了各个品种的薄壳山核桃,通过比较品种特性,优胜劣汰选育出适合当地的品种。2013年以来,基地已销售薄壳山核桃苗150万株,种子100多吨,遍布安徽、云南、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等省份,面积达数百万亩。
山核桃变身脱贫的“致富果”
徜徉在尹大昌的千亩苗木基地,不同品种的柑橘、柚子、李子、桃子等时令果树争奇斗艳,金钱柳、红豆杉、桂花、紫薇、金丝楠等珍贵树种也有一席之地。
“感谢‘苗木大王’给我提供就业机会,我常年在基地打工,每年有两万多元收入。去年我儿子修了四层新楼房,我还资助了7万元。”现年68岁的尹秋菊早年丧偶,是当地的贫困户,现在已经成为苗木管理的“专家”。正在与尹大昌商议苗木销售的尹华柱说:“我以前也在这里打工,通过打工掌握了苗木种植和销售技术,现在我种植了3亩特种苗木,每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
“像尹华柱这样通过从事苗木种植脱贫致富的例子还有很多。‘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扶贫模式已经初见成效。”毓兰镇党委书记邵逸凡介绍,特种苗木种植销售已成为该镇脱贫增收的特色产业之一。公司将新建占地100余亩的优良品种示范创新展示区,到时将带动休闲生态采摘和乡村旅游,让更多的贫困户通过生态种植早日脱贫致富。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