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是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由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年代创立的。它既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原理,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理论指引下坚持从当今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具有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以人为本,在注重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等基本特性。汶川特大地震的抢险救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果,这是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精神风貌、制度体系、领导能力的集中体现。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以人为本,救人第一,显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相当于数百颗原子弹的能量,在10万平方公里区域间释放,波及甘肃、陕西、重庆等16个省市。受灾人口达2000多万。7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发布,截至是日12时,汶川地震已造成69197人遇难,374176人受伤,失踪18340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震级最大、范围最广、破坏性最为严重的特大地震。地震发生才两个月,抗震救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阶段性成果。
至7月11日,已累计抢救和转移1480275人;至7月12日,地震受伤住院治疗累计96446人(不包括灾区病员人数),已出院88554人;共救治伤病员2867693人次;向灾区调运救灾帐篷共计157.97万顶,被子486.69万床、衣物1410.13万件,燃油192.8万吨;截至7月11日,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活动板房)已安装474900套,正在安装的27500套,待安装41200套,生产地已发运15500套,待发运35200套;各地财政部门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90.4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536.96亿元;收到国内外捐赠款物总计572.91亿元;公路受损里程累计53295公里,已修通52450公里。
以上巨大成果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英明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救人摆在第一位是其重大举措之一。
一是党中央高度重视,领导实地指挥。地震一发生,胡总书记立即做出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接着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在抗震救灾最危急时刻,胡锦涛总书记深入灾区现场指挥。鼓励广大抢险人员一定要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克服困难,争分夺秒,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国务院成立了由温家宝总理任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刚从河南农村考察回京的温总理听到汶川地震的消息,立即折身登机赶赴灾区。他在专机上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救灾工作。指出这次救灾工作特别紧急,责任特别重大,任务特别艰巨。他当晚来到了灾情严重的都江堰市,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夜以继日地在灾区进行零距离指挥。两个月来,总指挥部已召开了23次会议。中央领导在灾区反复强调:“一切为了人民”,“只要有百分之一的生还希望,我们就要用百倍的努力”,“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价”,“救人是第一任务”,“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
二是紧紧抓住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举全国之力,千方百计,开展以救人为中心的紧急大救援。发挥各军种兵种的作用,迅速打开生命的绿色通道。5月12日24时,近2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已到达灾区开展救援,24000名官兵紧急空运到灾区,1万名官兵通过铁路向灾区进发。
三是不抛弃,不放弃,充分发挥中央各部门、各专业救援队的和广大干部群众的作用,不惜一切代价救人。救援人员连续作战,为了抢救一位20岁的普通百姓蒋振蛟,160多人持续大营救;在地震发生196个小时后,还救出了一位幸存者;温总理为被抢救的伤员让路;一位只探出头来,身子还压在废墟中的年轻人已在输液;血浆不够,成千上万的百姓排着长龙自觉献血,全国各血站紧急供血;为抢救伤员,用直升飞机、专用列车抢运;当地医院病床不够,就运送到临近省市的最好医院去。
四是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各级组织部门的职能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灾区共有17500多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2288000多名共产党员战斗在第一线,灾区建立各类“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1.82万个,参与党员118.3万人。他们争分抢秒救死扶伤,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五是首次设立哀悼日,向在地震中遇难的死难者致哀。首次由国家财政直接支付自然灾害遇难者家属精神抚慰金,并公开灾民每日补助费和口粮标准。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民本思想。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一贯强调的。它是我们党的宗旨,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为了人民的利益,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甘洒热血;在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处于执政党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最大的人权是人的生命权生存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抗震救灾中,我们党把救人摆在重中之重,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执政为民理念的体现,也是维护人权的例证。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好的执政党,西方敌对势力污蔑我们侵犯人权,完全是闭着眼睛说瞎话。
八方支援,打总体战,显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
汶川大地震不仅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考验,而且对我国的国力也是一个检验。在抗震救灾中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
一是国家财政和地方政府在短时间内为地震灾区投放了数百亿资金,说明我们国库充盈,经济实力雄厚。二是全国人民拥跃向灾区人民捐款,募捐人数之多,数额之大前所没有,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得到明显实惠,腰包渐渐鼓起来了。三是全国人民想灾区所想,急灾区所急,帮灾区所需, 10多万解放军、几万名武警战士,上百成千个专业救援队在灾区挥汗奋战,日夜救援;13亿国民团结一心,人人都是汶川人,显示了团结的伟力。四是运用高科技术成果和高科设备救灾。在救灾中,运用了大型直升机、最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航天遥感、MIWAVE监控系统等,极大地提高了抢险救灾的效益。如在唐家山堰塞湖的抢险中,就运用了国家863项目成果,在坝体上架设了监控水坝的MIWAVE宽带无线监控系统,能在无人状态下实时将大坝上下的监控视频传给指挥中心,使大坝的情况可以实时直观地呈现在千里之外,保证大坝的情况变化可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对保证堰塞湖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这一切说明,我们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也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果。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党的工作中心从过去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为此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使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现在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四位。这为抗拒像汶川地震一样的特大自然灾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显著标志。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这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终身奋斗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应该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的一个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许多大事都是集中力量办出来的。比如大庆油田的大会战、三线建设、山峡建设等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此发扬光大,开展全国性的对口支援地震灾区,19个省市区每年对口支援实物工作量按不低于上年地方财政收入 1%考虑,一定三年。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与市场经济体制优势有机结合的一次重大实践。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说:“积极有效的行政调控,不是对市场经济的干预,而是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对地方经济进行有序的指导,使之更好地为灾区人民提供经济支持。”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者庄健指出,在这种大灾面前,经中央统一安排,发达地区单向支援灾区的做法在国外是少见的。“政府强大的动员能力,是救灾速度和效率的保证。”我们还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系也处于不完善的发展阶段,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等矛盾。集中力量办大事,开展对口支援,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最为严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自然灾害频发区。以地震为例,我国陆地面积仅为全球的1/14,而破坏性地震占全球的1/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集中力量办大事,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抗拒重大自然灾害。
抗灾英雄,感天动地,显示中国人民形象的高大。
汶川大地震对我国人民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行也是一次大检验。在抢险救灾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英雄模范 ,他们身上闪耀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鲜明的时代精神。
一是舍己救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送给他人。绵竹市汉旺镇的吴忠红老师,在地震发生的生死关头,他扯开嗓子大喊:“同学们快跑!”,自己用身体死死撑住变形的门框。当他发现四楼还有两名学生没跑下,又逆着人群跑去,却再也没能出来。湖南籍的绵竹市东汽中学特级教师谭千秋,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死死护着身下的四名学生。学生得救了,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地震发生时,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的5名医务人员正在为一名病人做切除阑尾手术。他们没有放弃病人逃生,而是在应急灯下坚持把手术做完,然后把病人抬出大楼。他们是这幢楼里最后逃生的人。
二是顽强拼搏,连续作战,舍小家为大家。地震使汶川地震中心的道路全部中断,武警某部参谋长王毅,率领战士,冒着余震不断的生命危险,攀悬崖爬峭壁,经过21小时,艰难跋涉90公里,终于到达目的地。他们是第一支到达汶川的救援队。郑强,一位羌族的人武部长,他在36位亲人只有7人获救的情况下,全身心投入抢险救灾。北川县擂鼓派出所民警李国林,他先后抢救出了30余名其他学生,却没有来得及救出自己的儿子。女警察蒋敏,当她的妈妈、女儿、奶奶、外婆在地震中丧生后,强忍丧亲之痛,坚守工作岗位。女警花蒋晓娟不顾襁褓中的孩子,用自己的奶水哺育了8名灾民的婴儿。
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向灾区人民献爱心。在5月18日晚上中宣部等七部委举办的大型募捐文艺晚会上,捐款达15.74亿元,香港邵逸夫夫人捐款1亿元。至7月12日,共收到国内外捐款572.91亿元。在所有捐款中,有一笔捐款特别令人震撼。那是一位乞讨的老人。他第一次捐款5元钱,接着又把他乞讨来的零钱兑换成一张100元面钞投进了捐款箱。这就是中国百姓的品格。地震发生时,抢运伤员的车辆严重不足,成都市1000多名“的哥”自觉开车投入营救大行动。全国各地的救灾志愿者潮水般的向灾区涌来,多达14万之众。美国《侨报》在两地书栏目中发表题为《天下最好的百姓在中国》。文章说,中华民族不是一个等待同情和可怜的民族,而是一个让世人赞叹和佩服的民族。中国的老百姓是天下最好的老百姓,因为善良人们的人性升华已是普遍现象。
毛泽东同志一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倡导人们做一个高尚的人等“五种人”,教育人民坚持艰苦奋斗,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胡锦涛总书记在汶川地震灾区的讲话中说:“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夺取这场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勇的中国人民。”我国人民在大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大爱大公大智大勇,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光大,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具有爱国爱民、勤劳智慧、不屈不挠、排除万难、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的优良传统。伟大的民族精神哺育了中华儿女,这是我们不断夺取胜利的根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党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在全社会开展了“争做四有新人活动,”、“五讲四美教育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活动”等等,在党内相继开展了整党、“三大讲”、“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振社会。逐步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支撑起了我们的精神家园。
公开信息,坦然面对,显示中国改革开放窗口的硕大。
抗震救灾,彰显了我们国家的开放度:一是我国权威部门每天发布灾情和救灾实情,并通过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互联网等媒体及时准确地公开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二是接受国际社会的资金物资援助;三是接受国外救援队到实地救灾;四是我国元首与美国、俄罗斯等国的首脑通电话,通报灾情和救灾等情况,交换有关意见;五是接受外国政要和媒体记者到灾区考察和采访。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不能依赖它。我们党的上述举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又一发展。这是因为:自然灾害,特别是特重大自然灾害是全人类的公敌,应该互相支援,共同对付;过去我国支援别国的多,接受外援的少,支援是互相的,外国既然可接受我们的支援,我们也可以接受外国人的支援;随着地球的变暖,环境的恶化,重特大自然灾害将会不断发生,及时公开灾情,可引起其他国家的警觉,有关经验可以借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行,地球村越来越小,及时公告重大信息,是信息时代的要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我国奉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和平进步发展,倡导建立和谐世界。我们向国际社会及时公告救灾实情,表达了我国政府的坦诚和对建立和谐世界的愿望。
我们国家的“公开”举措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救援队、医疗队相继赶来,给了很大帮助;许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捐款捐物支援汶川灾区;美国总统、英国首相、越南总书记等外国政要纷纷到中国大使吊唁;在公开信息,明了真相后,世界一些国家的主流媒体做了正面报道,避免了以讹传讹的现象。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旅日侨胞评出“印象最深的十大”救灾成果,第一项就是“实情信息公开透明,媒体实况直播”。他们调查显示,中国在抗震救灾中所展现的快捷有序、开放和深沉的人道精神,万众一心、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短时间内取得抗震救灾阶段性重大胜利,无论从哪方面来衡量,“都堪称世界救灾史上的一个范例”。抗震救灾的伟大成果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大救星,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