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6月9日凌晨4点30分,绥宁县唐家坊镇党员干部经过历时3个多小时的抗洪抢险,成功转移村民800余人,无一人死亡,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打胜了抗洪救灾的第一仗。
6月9日凌晨,绥宁县唐家坊镇防汛办灯火通明,零点十分左右,天空闪电雷鸣,突然下起了大雨,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年轻镇党委书记刘朝洪十分觉醒,立马召集全体干部到办公室待命,并要求各驻村干部给各村打电话了解雨情,询问转移情况。零点三十分,镇防汛办电话突然响起,罗连村支部书记袁贺宁告急:雨势很大,村里部分房屋已被洪水浸袭,请支援。值班人员刚一放下电话,铃声又响起,上白村、崇阳村也打来了雨情电话。此时,雨也越来越大,河水猛涨,河道变宽。镇党委书记刘朝洪宣布马上启动防洪应急预案,组织全体干部召开紧急会议,刘朝洪强调,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村民转移到位。镇长黄秋元就分工部署做了具体安排,全体干部分为突击组、信息组、后勤补给组等三个小组。整个会议只开了不到5分钟。全体干部带上手电筒和雨伞就这样紧张的投入到了抗洪战斗之中。罗连片突击队在刘朝洪的带领导下,紧急出发了,车行至联兴村小学边时,洪水已浸过公路,车辆已无法前行。但他们知道,他们必须要越过去,到洪灾第一线去指导村民抗洪救灾。于是,他们决定下车手拉手徒步走过被洪水淹没达20多米长的公路。走过的水面不时有被洪水冲走的木板,有个干部的鞋子也被洪水冲走,只有光着脚丫走路,洪水漫过大腿,足足有1米深,他们却豪不犹豫的前行、前行。因为,他们知道村民正需要他们,正在等待着他们。一路上,他们边敲打村民房门,一边嘶着嗓子大声叫喊:“下大雨了,发洪水了,大家快起来,按转移路线转移。”一时雨哗哗声,狗叫声,干部的喊叫声连成一片。凌晨1点10分,他们走到罗连村,迅速组织村干部和组长帮助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雨越来越大,洪水快速涨高,情势危急,干部们顾不上打雨伞,雨水浸透了全身,洪水上涨过快,短短10来分钟就涨到了平时房屋地面的2米多深,有30多名村民还是无法安全转移,看到此情此景,镇党委书记刘朝洪强调,要想方设法将所有被洪水围困的村民转移好,确保不死亡一人。并迅速组织起镇、村干部和年轻力壮的村民找梯子、木条和绳子,搭桥帮助被困村民转移。有的村民眼看着自已的房屋就要被洪水冲走,却迟迟不肯离开,镇村干部只好强行将村民带离危险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