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邵阳
聚焦
县区
教育
财经
健康
评论
专题
报史馆
公告
关于我们
首页
>
宝庆时评
九九重阳话敬老(图)
时间:2009-10-26
来源:邵阳日报
大
中
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尊老敬老,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数千年代代相传。
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所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作子女的,如果仅是能养父母,并不尊敬他们,更不能以和颜悦色的态度对待他们,这不算真正孝敬老人。孟子则进一步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求人们不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小孩,对他人的老人与小孩也应当尊敬和爱护。
史书记载,舜有"事亲"之德,又有才干,尧就把帝位禅让给舜。成汤时代"王者养耆老,尊道德。"《诗经》中,也有许多敬老思亲之作。西周之后,敬老开始形成制度。历代王朝对养老敬老作出了许多具体规定:周朝每年举行"乡饮酒礼",用以"正齿位、序人伦、敬老尊贤、息事端、敦睦乡里";春秋战国时期规定,七十岁以上老人免一子赋役,八十岁以上老人免二子赋役,九十岁以上老人全家免赋役。秦汉之际,国家每年在仲春、仲秋举行两次养老礼。汉文帝规定,八十岁以上老人,每月供给大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十斗,并规定"凡孝于亲者人帛五匹"。唐朝规定,"男人七十、妇人七十五以上者,皆给一子待"。明朝对老人有三优:一是"尊高年",二是"设里正",三是恤。清朝的"千叟宴"更是为人津津乐道……
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尊老敬老这一传统美德,全国尊老敬老蔚然成风。全国许多城市和地区还顺应九九重阳节"的民俗与吉祥观念,将重阳节这天定为"敬老日"、"敬老节"或"老年节"、"老人节",积极开展尊老敬老活动,为 老年人多办实事、好事,受到了老年人的热烈欢迎,充分显示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作者:陈伯齐
相关稿件
邵阳
2025年第2期“宝庆大讲堂”举行
2025年第2期“宝庆大讲堂”举行
邵阳市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调度会
邵阳市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基层代表座谈会
扎紧学生防溺水安全网 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
严华在市区暗访督导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专题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文化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