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邵阳
聚焦
县区
教育
财经
健康
评论
专题
报史馆
公告
关于我们
首页
>
宝庆时评
少说“要”如何
时间:2009-12-28
来源:邵阳日报
大
中
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学习实践活动的调查走访中,一位老村支书掏出心里话:有些干部下乡,大讲“要这样”、“要那样”,一副发号施令的架式,听来让人不舒服。
这是大实话。一些同志确实习惯把自己摆上“指导工作”的位置,张口便向群众提要求,一坐下便向群众作报告,从头到尾,一律用“要这样”、“要那样”等教育口吻和陈词滥调,不仅让人“听来心里不舒服”,弄不好你越是要人怎么样,人家越不买你的帐。
“要”字何其多,症结有二:一是官习。时时刻刻忘不了头上“乌纱”,自以为看问题高人一筹;二是隋性。谈“为什么”需要动脑,需要调研,需要耗费心血。一口一个“要”,信口拈来便是。
以“要”的面孔出现,以势压人,难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更别说“打成一片”;以“要”的口吻训人,没有商量、讨论余地,也讲不了道理,群众不明白“为什么”,“怎么办”也就很难办,上下同心就是空话。用不用“要”字,表面看起来只是一个措词问题,但反映出来的却是我们的作风和对待群众的态度。因而,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变“要”为商讨,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多帮群众想想解难题的办法。这样,群众就乐意听你的,乐意与你交朋友。同时,不是以为是,不低估群众智慧,而是从与群众交往中汲取丰富营养,增长自己的聪明才干,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张明业
相关稿件
邵阳
2025年第2期“宝庆大讲堂”举行
2025年第2期“宝庆大讲堂”举行
邵阳市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调度会
邵阳市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基层代表座谈会
扎紧学生防溺水安全网 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
严华在市区暗访督导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专题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文化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