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邵阳
聚焦
县区
教育
财经
健康
评论
专题
报史馆
公告
关于我们
首页
>
宝庆时评
义务教育不应过早“城镇化”
时间:2010-01-11
来源:邵阳晚报
大
中
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清明节期间,笔者回到家乡扫墓,了解到笔者曾经任民办教师时的村小,几经村民努力争取,还是勉强保留下来了;现在有小学一、二两个年级,三四十名学生,而县乡教育部门只给了一个公办教师名额;尽管村里还每月额外补助一点生活费,而别的教师却不愿意来,只好将家在村里的一位接近退休的老教师来充当。后来实在不行,经村里同意,村里又自己聘请了一位村干部的媳妇来帮忙;现在村干部的媳妇将临产,村干部又将自己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叫回来顶替。这样办下去,怎能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怎样保证教学质量,又怎么能让村民放心?
安全也是个大问题。该村三年级以上的都统一到乡镇完小去读书,其他村的小学均已经撤并,一年级学生也得集中去完小,虽然修好了水泥路,但是原来一个公社的范围就大,学校又没有寄宿条件,每天都得在六点钟起床,然后搭乘各种交通工具,像单车、摩托车、小四轮等赶往学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许多父母都外出打工,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他们对孩子上学更加不放心。于是只好将孩子送往县城的私立学校,这无疑增加了家庭负担,有些家长干脆就让孩子辍学在家,或者随父母去外地上学。
现在的村小、乡镇初中甚至是比较高级的希望小学大多是人去楼空,或者是门庭冷落,无以为继。留守的教师也心不在焉,或千方百计往城里走,即使进不了公办学校,也可以进私立学校;走不了的教师就以教书为副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生意或搞种植养殖上。结果形成恶性循环,质量越来越差,学生就越来越少,义务教育基本上提前进入了城镇化。
笔者建议,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还是要坚持就近入学的原则,小学低年级由几个村合办,让孩子们能够就近方便入学,家长也便于监护。不要总算经济账,农村没有学校,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一个损失。要集中精力办好乡镇初中,适当增加编制,引导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镇中小学去任教。在政府完全能够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地区,私立学校一般不去搞重复建设,不提倡私立学校承担义务教育责任。要引导农村孩子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不能过早变成义务教育城镇化!
作者:范善成
相关稿件
邵阳
2025年第2期“宝庆大讲堂”举行
2025年第2期“宝庆大讲堂”举行
邵阳市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调度会
邵阳市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基层代表座谈会
扎紧学生防溺水安全网 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
严华在市区暗访督导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专题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文化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