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富口袋”与“富脑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富口袋”与“富脑袋”饱含哲理,寓意深刻。“口袋”富是“脑袋”富的基础,“脑袋”富又能促进“口袋”富,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它是实践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具体体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教育和引导数亿农民实现“两袋”一起富,是摆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新课题,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

“富口袋”与“富脑袋”,虽是一字之差,却有着质的区别。“富口袋”就是农民增收,让农民的口袋里有钱,这是脱贫致富的目的;“富脑袋”就是要让农民更新观念,提高科学种养技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生产和经营,这是实现“富口袋”的重要途径。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也难以搞好。

唯物辨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变化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说,扶贫不仅要给农民“注血”,更要帮助农民“益智”,增强其“造血功能”和“抗寒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新农村建设不仅要让农民口袋富,还要脑袋富,只有口袋、脑袋一起富,才能算是真正走上了社会主义小康之路。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作用不可小看。农民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正确地理解和执行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才能掌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也才能有效地将资金投入到刀刃上,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有必要投入一定财力和人力,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上下点功夫,真正将农业的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农民要先“富脑袋”,才能“富口袋”。

作者:黄景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