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绥宁
绥宁县实施“阳光工程”遍洒阳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报讯  从电焊工培训班毕业后拿到了电焊工初级技术职业证,加上原有的修理家电的技术,现在,家住绥宁县长铺镇老街的小刘不愁没活干,光搞电焊月收入就有1500多元。去年以来,该县已有近8000名农民接受了“阳光工程”培训,实现转移就业3860人。
    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该县突出保障民生,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扩大农民就业空间,拓宽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该县多渠道、多层次、有针对性开展培训工作,使农民由“体力型”劳力逐步向“技术型”劳力转变。县劳动保障局以就业培训中心、职业培训学校为依托,加大农民节能培训,面向市场需求开设了电动缝纫、汽车驾驶、食品加工、服装加工、计算机操作、焊工等多个专业。同时以订单、定点和定向培训为重点,以面向县城现有工业企业和省外部分大中型企业为方向,由培训单位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合同,促进学员转移就业。县农机局、县畜牧水产局多次举办农业机械化及新型农民培训班,免费培训新型农民2100人,使他们掌握了水稻科学种植、测土配方施肥、蔬菜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治、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技术,增强了农民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承接、应用和转化能力。
    阳光工程的实施,使该县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形成了农村连基地学校、基地连企业市场的“组织+培训+输出”的链式网络。该县与县内20多家工业企业和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1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就业供需关系。最近一期农民技能培训班结业后,63名农民与用工单位顺利签订了用工合同,实现了就业,月收入达1600元。经过“阳光工程”培训的武阳镇农民黄仕平说:“农民工培训就业一体化,不但有了一技之长,找工作也不用愁了。”
作者:向云峰 肖菊贞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