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检查评比杂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年终岁末,各类检查、考核、评比、达标、验收、表彰活动又多起来,接二连三,基层单位的同志应接不暇、叫苦不迭,群众呼吁:让检查评比活动少些,再少些!
  检查评比活动泛滥是一种不正之风。太多太滥的检查评比活动危害不小:
  一会助长形式主义。在很多地方,往往是上面搞评比检查,下面搞弄虚作假:检查评比前,下面忙于“骗”写材料、笔下生花,“假造”现场、接木移花,“导演”座谈、教讲好话;检查评比团到时,横幅标语,沿路摆花,欢迎队伍,鼓掌舞花;检查评比中,走马观花,只看表面光滑,不管里面是豆腐渣;检查评比团走时,敲锣打鼓、鸣炮献花。迎接检查评比成了“应付”检查评比。
  二会导致官僚作风。因检查评比活动太多太滥,一些检查评比团忙不过来,每到一处开展检查评比活动只好走过场:听汇报,左耳进右耳出,听好不听坏;看材料,一目十行,断章取义;观现场,蜻蜓点水,只图表面;搞访问,找“老好人”,专听好话;抓典型,只看样板,以好掩差;总结会上,不切实际,套话空话;反馈意见,夸夸其谈,不栽刺只栽花。如此检查评比,与其说促进基层工作,不如说是误导基层工作,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三会滋生腐败现象。不少基层单位,为了检查评比过关,不惜“血本”,搞超标准开支,挥霍公款。他们只要检查能过,不怕花费再多;只要评比能上,不怕“红包”再厚;只要验收合格,不怕接待“出格”。一些检查评比团成员,收礼心安理得,开只眼闭只眼,只望餐餐宴席丰盛、天天有名酒名烟,再厚的“红包”礼金他们也敢笑纳。结果,“检查”变成了“敛财”,“评比”变成了“凭币”,“验收”变成了“宴收”。人民群众望“检”兴叹:这样的检查评比,实在是劳民伤财,肥了贪官、瘦了公家、穷了百姓!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工作成绩是真抓实干干出来的,不是检查评比出来的。各级党政部门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调查研究、真抓实干上,而不要把时间、精力和经费耗费在检查评比上。检查评比活动泛滥的现象不符合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指示精神,也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格格不入。各地要切实对没有必要的检查评比活动坚决取消,对可以合并进行的坚决整合,切实增强检查评比活动的必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坚决杜绝检查评比活动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使必要的检查评比活动真正发挥促进基层工作的作用。让检查评比活动少些,再少些,使基层的干部、群众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干好工作。
作者:袁冰清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