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邵阳
聚焦
县区
教育
财经
健康
评论
专题
报史馆
公告
关于我们
首页
>
宝庆时评
放下课本时,请捧起名著
时间:2010-02-09
来源:邵阳日报
大
中
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为推进中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国家教育部几年前便向中学生推荐了30部中外必读名著,新课标也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读两三本名著"。走进书店,标有"教育部规定必读"的各种版本的名著琳琅满目。照此看来,中学生阅读名著的活动应该已开展得轰轰烈烈了。
可事实究竟如何呢?笔者特地于所在的邵东县杨桥镇杨塘中学八、九年级进行了问卷调查。经统计,绝大多数学生尚不知部颁必读名著为何物,只有少数学生读过《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巴黎圣母院》、《格列佛游记》等竟无一人读过。学生们称,这些名著有的只在课后附录中见过,或是在历史课本中听说过。
名著缘何在中学生中遭遇冷落?笔者细思索,分析原因大约有三:
一是名著见不到。一些学校的图书室里虽然有这些书,但由于图书室开放程度有限,很多学生根本无缘借阅。而不少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家长们往往不愿花"巨资"购买名著。学生常年见不到名著,阅读又从何谈起?
二是时间不允许。由于中考压力较大,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得较满,学生们争分夺秒忙于功课,几乎抽不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一到假期,更是进这个辅导班那个辅导班,哪有时间阅读名著?
三是一些语文教师认识错误。不少语文教师教学理念滞后,看不到名著阅读的长期效应,认为考什么就训练什么。于是,针对名著考题多数仅停留在对名著内容知晓程度的考查上,就根据自己的经验,提要式地出一些训练题让学生背诵,以代替学生自主阅读。甚至还自鸣得意地认为,我两张试卷就解决了十几部名著,节省下来的时间又可多练不少题目了!如此一来,又怎么会鼓励学生阅读名著?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是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视野、健康的情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他在青少年时期读书多少有很大的关系。不朽的经典名著凝聚了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从小读经典名著,对孩子的人格塑造帮助巨大。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认识、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我们肤浅的说教要深刻、有效得多。
寒假到了,学生们理应有了充足的自由阅读时间。老师和家长们不妨引导孩子,在放下课本时,捧起名著吧!
作者:曾庆元
相关稿件
邵阳
2025年第2期“宝庆大讲堂”举行
2025年第2期“宝庆大讲堂”举行
邵阳市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调度会
邵阳市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基层代表座谈会
扎紧学生防溺水安全网 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
严华在市区暗访督导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专题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文化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