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政策扶贫要公平方得民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春节到农村亲友家拜年,走访了部分乡亲,他们对党中央和国务院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拍手称快,充满了信心。特别是农村的低保、公路、饮水等优惠政策,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让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家乡所在村民小组,修通了毛马路,马路通到了4个院子。有4户比较困难的家庭解决了农村低保。
  但是,喜中也有忧。笔者听说,农村在执行上级政策时,还存在办事不公正不公开的现象,甚至于弄虚作假,把农村扶贫政策当作是村乡干部送人情卖关子的“土政策”,让“扶贫”这件好事抹黑了。有些乡干部没有深入调查,没有掌握实际情况,只听基层个别人一说,或者说上面有人打了招呼,或者说有“护官符”,就让低保指标给了某某。其实,有些吃了低保的家庭条件远比没有吃低保的好。有的原来吃低保的,后来通过努力,或者时来运转,生活条件发生了大的变化,但低保的帽子还是照旧戴着。
  让“优抚款”张冠李戴,错误的变成“抚优”。这肯定不是党和政府的初衷。共产党的扶贫政策是最能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所以,扶贫政策千万变样不得,千万要讲究客观合理,千万来不得人情意气,千万来不得贪污和私吞!如今,办事要阳光,许多方面做得很好,如干部提拔、优秀公示、招标公示等。如果农村低保、残疾等送温暖政策,也来个政策上墙,详细公示,就会让这个好政策增加透明度,增强监督力度,让群众知情,取得群众的满意和支持。具体如何做?就按上级规定的“本本”做,上面有什么规定,就要严格遵照执行,不能自作主张。乡镇干部要钻研掌握好政策的宽严范围,深入村组调查走访,最好是“望、闻、问、切”都用上,且莫只听村级干部的一面之词。因为,农村存在着房族势力的干扰、亲戚朋友情面重、上面有人就包屁的封建陋习。上级民政部门要一一核实,可以派员调查。在扶贫政策面前应该做到“优汰贫上”。还有一个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在农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扭转落后观念,不要以为扶贫政策是国家的,吃低保拿假残疾是光荣的,得了不白得。要教育农民朋友树立全局观念,发扬共产主义的高尚风格,不要贪小便宜!   
  党中央、国务院的“仁义”,托地方干部去送达,让地方干部扮演了好人。但愿地方干部要当好这一角色,识时务顾大局,来不得半点贪污挪用,来不得半点私心杂念,一定要让“优抚款”名正言顺名副其实。
作者:孺子牛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