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邵阳
聚焦
县区
教育
财经
健康
评论
专题
报史馆
公告
关于我们
首页
>
宝庆时评
“科技下乡”更要“科技驻乡”
时间:2010-03-20
来源:邵阳日报
大
中
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开春以来,在农村掀起生产热潮的同时,相关部门也紧锣密鼓地组织"科技下乡"活动,引导农民掌握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深受农民好评。
但笔者认为,"科技下乡"只是一种短期的服务行为, 今天来、明天走,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果变"科技下乡"为"科技驻乡",让科技在农村扎根,就能真正解决农村科技"饥渴"问题,新农村建设也能因此取得更大成效。
据报载,新疆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研究员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蹲守在乡村一线,成了实实在在的 "编外农民"。经过他们的努力,当地农牧民科技意识明显增强,农牧区资源得到盘活,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当地四个试点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28.65%。山东平阴县早在2005年玫瑰种植面积就达2.2万亩,年玫瑰花总产量达到2300多吨,但却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导致玫瑰精油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一农科院教授得知情况后,到平阴县"安营扎寨"4年多,终于成功开发出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高新技术",使精油提取率大大提高,花农的收入大幅提高。
通过以上事例不难看出,只有常"驻"农村,科技人员才能对一个地方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从而按当地特色和实际情况,推广农业科技知识与成果,推行新技术、新品种,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培训,在实践中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致富样板,让科学技术在农民手里结出致富果。
为此,笔者建议,建立科技驻村服务点,选派科技工作人员长期下乡驻村,让农业科技服务有阵地,让科技工作者从实验室走进试验田,走到田间地头。要提高驻乡科技人员的待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驻村科技人员带动和培养一批农村科技带头人、传播者,让一部分村民成为长期留守在农民身边的"土专家", 真正服务农村,服务农民。
作者:罗理力
相关稿件
邵阳
2025年第2期“宝庆大讲堂”举行
2025年第2期“宝庆大讲堂”举行
邵阳市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调度会
邵阳市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基层代表座谈会
扎紧学生防溺水安全网 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
严华在市区暗访督导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专题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文化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