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绥宁
绿洲“玉带”通天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春日,晴空万里,蓝天如洗,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只见一条“玉带”穿过树梢,走过丛林,环绕绿洲,通往天衢。这是位处湖南省西南边陲被誉为“神奇绿洲”绥宁县的省道主干线—S221洞通线,它北起洞口县城关镇,与国道320线相接,南达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城双江镇,与国道209线相连,四周山峦起伏,林山林海如云,奇树奇花四香,路面宽阔平坦,沿线白杨树郁郁悠悠,清新的空气环绕大地,有种“车在林中走,人在画中行”的意境,连附近的百姓与过往司机也啧啧称赞。

  S221无疑成为了绥宁生态文明的传播者,而这段长111.305公里的路段也早已凝结了无数公路人辛勤的汗水。

  起初之路

  解放初期,绥宁公路基础设施几乎处于未发育阶段,S221洞通线均为土路,道路标准低、路况差,路面窄且坑洼不平,晴天尘土飞扬,尤其是细尘土被带走后,路面上便出现乱石和坑洼。雨天车辆便容易堵塞,特别是久晴遇上连阴雨时,土壤被浸泡,路面上积水、泥泞、沟整随处可见,甚至造成路肩塌陷。这里还连年遭受洪水冲刷,毁损严重。上世纪50至70年代,S221路网改造,才将杨柳溪至关峡,再到江口塘,在市至乐安铺,三段修建成砂石路,全线通车后老百姓算是有了一条安稳路。当时的县公路养护段负责管理沿线公路用地及公路设施,可防护设施不配套,养护经费紧张,机具落后,工作真是难上加难。尽管如此,他们还是长年累月精心养护着等级不高的公路,春季在路旁补蔸栽树,夏季在路上洒水补凼,秋季给树木涂石灰,包草衣,治虫害,冬天在路上铲雪除霜,保证了道路的通畅,洞通线也绿树成荫。八十年代该条线路又由省交通厅和公路工程公司投资,将原砂石路面改为沥青路面。车行建成后的沥青路面上平坦舒适,噪音小了,养护维修简便,大大减轻了养路工人的劳动量。九十年代后由于交通流量的剧增,原有的S221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快速便利的交通需求,1995年洞绥公路开始进行拓宽,将原三级公路拓建为普二级公路,部分路段改造成水泥路,拓宽后的道路不仅方便了过往群众,也促进了绥宁经济发展。

  风雨之路

  绥宁是一个极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山区县,多为依山傍河险路,S221作为一条唯一进出绥宁的交通要道,多年来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而绥宁公路人在历年的抗灾救灾过程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近两年来几次抗灾救灾,如08年该县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冰灾,导致S221全线道路相继交通中断,南来北往的车辆受堵,县城成了一座“孤岛”。县公路局全体干部职工含冰饮雪、抱寒护路,与冰魔顽强抗争一个月,以永不言败的毅力捍卫了公路的畅通,打赢了这场抗冰救灾硬仗。在“5.28”特大山洪地质灾害中,该线路20余处被巨大的塌方、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阻断。县公路局组织最精干的队伍、最精良的装备,连夜紧急出动,才在最短时间内全部抢通,受阻车辆得以安全通过。09年6月9日,绥宁又发生了罕见的特大山洪地质灾害,全线垮方数十处,交通中断,县公路局调动人员及各种机械设备连夜疏通了该条线路,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几十年来,只要发生灾情,他们便立即行动,奋力抗击,迅速恢复,在S221这条线路上你总能看到绥宁公路人的忙碌的身影。

  今时之路

  2007年5月,S221线洞绥公路作为市重点改建工程开始动工,改建起于洞口县城,经洞口县毓兰、花园镇,绥宁县红岩、李熙、武阳镇,终点止于绥宁县关峡,改造为水泥路面,2009年11月通过验收正式建成。2010年元月,湖南省沅江宏威发展有限公司对我县省道干线情况进行实地察看,并在同月于邵阳市公路局、绥宁县政府就绥宁干线公路行道树合作经营开发事宜达成协议。现在从绥宁县城往洞口方向走,一路群山起伏,绿郁匆匆,山色如画。改造后的S221全线实体结构稳定,线型美观,行车舒适,道路两旁及中间地带实施了绿化亮点工程。从感觉上来讲:原来修路仅为满足人车通行,而现在是将道路变成人文景观的一部分,让人们行走在路上赏心悦目,感到是种享受。这也是绥宁公路局近年来以开展“雨季”、“秋冬”竞赛为契机,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全力打造S221线“畅、安、舒、美”生态文明公路的结果。他们对S221线路维护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抓季节、抢天气,实施科学养护,及时处治路面病害,对所有油路补凼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处理基层,压实成型后,再做面层处理。对水泥路清灌缝、换板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操作。为确保雨季路面排水顺畅,还规定日常养护人员每月开挖指定路段的标准水沟和标准路肩,做到尺寸达到规范规定的要求,线型美观。今年2月份S221沿线完成绿化树更新工作,3月完成全部新栽公路行道树苗任务。“孩子,陪着小树苗一起平安长大。”沿线的老百姓对绿化工程也表示理解和支持。

  如今,S221不仅是绥宁交通的命脉,更是通向科学发展的一条“天路”,它将绥宁的生态文明带向世界,同样也将世界的先进文化带回绥宁,越来越多的群众已踏上了这条快车道,开拓进取,执著向前……
作者:李斌 龙清泉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