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邵阳
聚焦
县区
教育
财经
健康
评论
专题
报史馆
公告
关于我们
首页
>
宝庆时评
盼农村公路“长寿”
时间:2010-05-16
来源:邵阳新闻在线
大
中
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日,隆回县政协在农村中调研时发现,农村公路普遍存在“短寿”问题。有的乡村道路使用寿命不到2-3年就已经变成了砂石路,坑坑洼洼崎岖难行,甚至个别农村公路交付使用第二年就已“面目全非”,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农村公路是指县级以下的县、乡、村道路。有数据显示,自从2004年国家开始实施“村村通”工程以来,仅国家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就高达1.5万亿元。目前农村道路结构一般分为水泥路、沥青路和其它砌砖路等三四级路,设计使用寿命10-30年不等,设计承载能力多为20-30吨。但现在的农村公路实际使用寿命一般仅为5年左右,使用寿命大打折扣致使资金投入严重浪费。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设计标准低。由于农村运输业快速发展,大型车辆剧增,尤其是运输砂石料、煤炭、建材等车辆的增加,原来的设计标准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运输业发展的需要。设计标准的严重滞后,是农村公路“短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建设质量差。农村公路大都由县、乡政府和村委会负责组织修建,由于建设过程中没有严格履行招投标手续,一些不具备资质条件的施工队伍进入农村公路建设市场,而且监理、监督、验收等环节流于形式,致使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差。这是农村公路“短寿”的主要原因。
超限车辆多。由于国省干线公路治超力度不断加大,一些非法超限运输车辆为了避开治超站点,许多车辆绕行县乡公路。农村公路不堪重负,尤其是农村公路桥梁频亮“红灯”,塌陷情况时有发生。
养护不到位。农村公路由县乡政府负责养护管理,由于地方政府公路养护资金难以筹措,加之养护机构不太健全和“重建设、轻养护”观念作祟,致使许多农村公路处于严重“失养”、“弃管”状态。
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巨资发展农村公路,推进新农村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公路前边修、后边坏的现状致使本来捉襟见肘的公路建设资金白白浪费,而且由此引起的农民抱怨、不满等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笔者呼吁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让农村公路“长寿”。
作者:罗理力 杨治国
相关稿件
邵阳
2025年第2期“宝庆大讲堂”举行
2025年第2期“宝庆大讲堂”举行
邵阳市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调度会
邵阳市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基层代表座谈会
扎紧学生防溺水安全网 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
严华在市区暗访督导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专题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文化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