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未老就还乡,还乡找工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学生如今的就业期望归于理性,面对大城市的激烈竞争,很多大学生愿意回家乡工作,掀起了一股“回乡潮”。

据了解,很多大学生选择回家乡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能够和家人呆在一起,增进家人感情。如今,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大学生和他们的父母都希望一家人呆在同一个城市,以便能够相互照应。第二,在沿海大城市工作,待遇可能比家乡好一些,但是同时大城市也意味着高消费,与其在大城市每月挣5000,花掉4000,不如在家乡挣3000,花掉1000。第三,对于“蜗居”生活的恐惧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对于现在的年轻大学生来说,能够在家乡获得良好的发展,在相对来说不太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购买一套房子,也许比在大城市当“房奴”要好得多。

毕业就意味着失业

个别大学生出现“啃老”现象

笔者随机对我市在校大学生进行求职调查,结果发现,受访者中,只有少部分的人已经签约,尚无就业意向的达到了一半,占三成的大学生仍处于观望状态。

而对用人单位缺乏认知,仍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软肋。调查显示,只有少部分的毕业生对招聘单位有清晰认知。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已成社会共识,而另一方面,不少大学生“坐等”意识还十分浓厚,甚至不愿就业。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四学生小马就是这样的典型。两个月前,她进入一家培训机构实习了不到半个月,就以“太辛苦”为由辞了工作,现在“每天睡到自然醒”。而因为是独生女,家人也并不着急让她外出就业。由此就产生了一毕业就实业的“啃老”一族。

家乡正在高速发展

有个人发展的空间

    邵阳医专的刘同学,正打算回自己的家乡邵阳隆回工作,他说近几年家乡的发展很快,各个行业都需要人才,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身体健康的越来越重视,现在从事医疗行业,无论是待遇还是前景都是非常好的。

先积累工作经验

再回家乡找工作

    邵阳学院外语系的谭同学,目前已经在长沙三一重工找到了一份工作。据了解,谭同学到三一重工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她说感觉还好。当被问到有没有考虑回家乡工作时,她的回答是——那是一定会回的!她介绍说准备先长沙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一些工作经验,然后再回家乡择业。

另外,邵阳学院中文系的蔡同学,目前还在准备毕业论文,找工作的事情还要再过一段时间,但在和笔者交流的过程中透露,将会选择当一个教师或者去考村官。蔡同学表示,这个社会重视的是实力,先要充实自己,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同时,她也表示能够回老家那边工作是最好的。

家乡相对消费低

生活质量有保障

    邵阳职院的李同学就有去南方深圳工作过一段时间,但最近他回到了家乡邵阳。据他介绍,他在深圳每月的工资是三千多一点,而自己每月就要花掉其中的两千,生活质量并不高。

他表示:“想在家乡找一份工作,工资低点没关系,但是最重要的是在家乡这边,消费水平并没有深圳那边高,就算是工资在这边只有两千五,花掉一千,还有一千五,也比在外面强。”他给我们算了这么一笔账。

未老还乡

还乡就业

各方面的因素都吸引着在异地求学的莘莘学子回家乡找工作,可以说,大学生回家乡工作是我国经济发展到现价段的实际情况决定的。沿海地区的发展遇到了诸如高房价、高消费等的限制,大学生如果能够在家乡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就会响应当地政府的号召回去为家乡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通讯员 文群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