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邵阳
聚焦
县区
教育
财经
健康
评论
专题
报史馆
公告
关于我们
首页
>
宝庆时评
农信社要适应“三农”需求新变化
时间:2010-05-24
来源:邵阳新闻在线
大
中
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 农信社要把握农村经济金融形势,以新的思维、新的举措,加大支农贷款投放力度,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发展农业致富农民的作用。要科学判断,把握支农工作的新形势。深入基层开展蹲点调研,广泛了解“三农”信贷需求。
农村贷款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 。据调查,当前农村三个方面的贷款需求正呈上升趋势:一是新兴种养业贷款需求上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农户开始规模栽植烟叶、规模养鱼、养殖畜禽等,这部分种养业投资成本较高,信贷需求额度较大,一般都在5万元以上。二是农村消费贷款需求上升。农民建房、买房、房地产开发已成为当前农村信贷需求的主要增长点。三是个私企业贷款需求上升。
农村贷款需求旺盛难以得到满足 。一是营销意识不强。部分信贷人员很少主动深入农户了解贷款新需求,很少研究农村市场新变化,很少分析贷款需求新走向。二是服务效率不高,且手续繁琐,许多农户干脆向亲戚朋友借贷而不愿意到信用社贷款。三是信贷产品运用不灵。
农村贷款需求的支农基础工作不实 。部分信用社过去在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时,未作深入调查,凭主观臆断评定信用等级,有的信用社依靠村委会搞评定,按关系定等级,使评定结果失真,导致农户信息资料不真实,产生了决策风险。还有的年检走过场,甚至没有进行年检,出现了“一评定终身”的现象。
农村贷款只包不挂激励机制不活 。有的信用社把包放、包收、包管、包赔、与绩效工资挂钩的“四包一挂”执行成了“只包不挂”,信贷人员产生了干与不干、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错误认识,工作积极性不高。为此,要找准抓手,开创支农工作的新局面。
做好支农工作,必须灵活运用信贷产品 一是对农村扩大经营规模的种养大户和新上项目的农户,凡满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条件的,均通过小额农贷予以满足;二是对超出3万元、不超过5万元的农户和种养大户资金需求,只要能够提供符合条件的担保人,就应通过农户小额担保贷款予以满足;三是对经营规模较大、资金需求在5万元到100万元之间的种养大户和农村经济组织,应采用“保证+抵押+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通过微小客户贷款品种解决。
做好支农工作,必须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要全面推行信贷支农“五个一”服务模式,一是全面悬挂公示牌。要在各村醒目位置悬挂公示牌,详细公示农信社服务宗旨、贷款品种、贷款方式、业务流程和监督举报电话,把每块公示牌都办成农信社业务宣传的窗口;二是全面发放支农服务联系卡。由农贷客户经理逐家逐户发放支农服务联系卡,确保辖区农户能够随时联系上包片客户经理或信贷员;三是全面建立工作日志。四是建立业绩台账。作为考核依据,实行一月一公布;五是建立收入公示栏。
做好支农工作,必须探索推广农业保险 。要积极探索多种渠道的农业风险补偿机制,从根本上缓解农贷客户经理不敢放款和农户不敢扩大经营的双重畏惧心理;要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每年从财政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建立农业产业贷款风险基金,用于对意外情况下农户贷款的风险补偿。要积极推动成立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贷款担保中心,为难以提供足够有效担保的农村种养大户和经济组织贷款提供担保。
作者:高春奇
相关稿件
邵阳
2025年第2期“宝庆大讲堂”举行
2025年第2期“宝庆大讲堂”举行
邵阳市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调度会
邵阳市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基层代表座谈会
扎紧学生防溺水安全网 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
严华在市区暗访督导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专题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文化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