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莫因毒品误韶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年6月3日,是林则徐虎门销烟161周年。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抵抗外国侵略的民族英雄,他作为反帝斗争的伟大爱国主义先躯及其禁烟的伟大壮举,永远值得后人的怀念。
  十八世纪末期起,英国殖民主义者一方面用外交方式和武装挑畔以冲破清政府的闭关政策,一方面对中国逐步扩大鸦片贸易,借以攫取暴利。此后,鸦片源源流入中国,1800年(嘉庆五年),外国(主要是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为四千五百七十箱,至1938年(道光十八年)激增为四万零二百箱。鸦片潮涌而入,严重毒害了中国人民,并引起白银大量外流,银价飞涨,清廷财政拮据,统治危相更加严重。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痛感鸦片流毒中华,造成民穷兵弱银涸,在任内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1838年9月,林则徐上奏道光帝,极言鸦片危害,主张严加查禁,指出"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同年12月31日,道光帝命林则徐为饮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1939年3月10日,林则徐抵达广州,他一面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加紧整顿海防逮捕烟贩;一面于3月18日通令我国烟商,限期三天,将趸船上所存鸦片造册缴官,并出具甘结,声明"嗣后永不敢带鸦片,如再夹带,查出,人即正法,货尽入官"。林则徐还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英商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抗拒禁烟,唆使英帝拒交鸦片。3月24日,林则徐下令封舱,停止中英贸易,派兵封锁洋馆,撤退中国雇员,迫使英商缴烟。4月到5月,林则徐率领文武官员,从趸船上收缴了英国、港脚(印度)、美国商人的鸦片二百三十七万余斤。6月3日至25日,广州滨海门户虎门海滩上,林则徐当众销毁鸦片。这一壮举宣告了禁烟运动的巨大胜利,也是对英国侵略者的沉重打击。
  我国于1985年8月30日,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之际,发行了纪念邮票一套(J115),共2枚。第一枚是林则徐写生像,由林则徐同代人所画(此画现藏中国革命国历史博物馆),肖像背景是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以死,岂因祸福避趋之"。由费孝通书写。第二枚便是虎门销烟的轰轰烈场面,图案采用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东侧右首的浮雕《虎门销烟》图,表现了林则徐一生的主要功绩。
  鸦片是罪魁祸首的精神毒品,中华民族饱受鸦片带来的深重灾祸,提及鸦片,有点正义感的炎黄子孙都会义愤填膺,恨不得再烧一把怒火。然而,当鸦片演变成“白粉”、“海洛英”、“大麻”等时,却被一些青年视为“爱物”、“宠货”,为得一点而铤而走险;因吸一点而成瘾成癖,陷入毒品泥沼不能自拔;因成为“瘾君子”而荒废了青春韶华。导致众叛亲离,妻离子散,甚至家破人亡。从媒体获知,吸毒的“瘾君子”中80%是青年,心里如同嚼蜡。
  鸦片之毒猛如虎。鸦片的危害之深之大,人们有耳可闻有目可睹。作为有文化知识有头脑会思想的青年,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禁止毒品是全世界共同的大事。青年朋友应该睁一双慧眼,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坚决果敢地远离毒品,有的青年一时麻痹大意,上了他人的当,吸上了白粉,就应该接受组织、家庭、社会的教育监督,弃暗投明。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怎能拿青春生命作赌注呢?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写过:“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青年人当焕发青春,让青春闪光,当做文明、进步、富强的促进派。当做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促进派!青年朋友们,让我们继承和发扬林则徐禁烟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反顾地行动起来,手拉手肩并肩,结成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将毒品魔鬼赶到太平洋去吧!
作者:罗立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