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美籍华人教授的学术报告振聋发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8月3日下午,世界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在山东大学所作学术演讲中表示,中国应该重视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加大对基础科学的投入。丘成桐说,古往今来,中国人比较讲究实际,像四大发明基本上都是工程上的发明,而对结构性的、理论性的科学兴趣不大,发展也比较漫长。但近代工程的发展提出都是从基本理论上推导出来的,无论数学上的应用还是物理上的应用,物理对整个工程产生了基本上的改变;量子力学的发明和电子学的发明等种种发明对整个工程完全改变的方法和走向,这点中国还是无法做到的。他认为,中国主要是在基本物理和基本数学上的培养不够,所以中国应该加强对基础科学培养的重视。

  丘成桐认为,培养基础理论人才所需要的费用并不高,比起购买工程设备动辄数千万美金来说,培养一个理论数学家或理论物理学家,每年只需要10-20万元人民币。他说,“一个教授年薪10-20万,培养1000个教授的花费跟中国所有高校校长请客吃饭的钱加起来差不多。”(中国新闻网8月4日报道)

  丘成桐为美籍华人,1987年至今任哈佛大学数学教授。曾获菲尔兹奖、克雷福德数学奖、美国国家科学奖、沃尔夫数学奖等。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从他在山东大学的报告中,我们听出了什么最精彩?可能不是数学、物理对于工程的重要性,而是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中国高校的也是全国各行各业所存在的尖锐问题——吃喝玩乐问题。“一个教授年薪10-20万,培养1000个教授的花费跟中国所有高校校长请客吃饭的钱加起来差不多。”能够这样一针见血地指出来,一是与丘成桐特殊的身份有关,二是与他对中国高校十分的了解有关,三是与他的中国情有关,他是替中国人着想呀!所以,对他在台上的发自肺腑的报告,我们中国人只有感激涕零,绝不可说丘教授是在揭中国人的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从何而来?靠教育。义务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高职中教育是输送大学生和培养劳动者的教育,大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教育的发展靠的是教师,教师强。教师队伍的素质,是要不断培训和提高的。这个过程,离不开政府的投入和民间的助教。但是,让人惋惜的是,如今的国风,唯利是图,吃喝玩乐,权钱交易,蔓延到了各行各业,教育也不例外。一方面,大学校长吃喝开支惊人,一方面又背着银行高额债务,一方面又想法将负担转移给学生。这样的形势发展,不能不让丘教授斩钉截铁地说长道短!

  中国人是最喜欢吃喝玩乐的,据说我们国家一年的公款吃喝玩乐是两三千个亿。可能还不包括“名正言顺”的吃喝玩乐了。如此大吃特喝,游山玩水,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若是将发展教育的有限资金都不放过,科教兴国只能是纸上谈兵自我安慰了!

作者:罗立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