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下基层切莫“吓”基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领导干部下基层,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然而,时下却有一些领导干部把这个好“经”给念歪了,将下基层变成了“吓”基层,引起基层干部群众的强烈不满。

    有的领导干部下基层时可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人还在机关,让下面“好好准备准备”的通知早已下去了;下基层警车开道,记者拍照,陪同下基层的领导班子成套,大小车辆前呼后拥;有的下基层光拣经济效益好的单位部门检查、调研,进豪华餐厅,吃山珍海味,吸名烟,喝名酒,住高级宾馆,筑“长城”;有的下基层,不管需要不需要,也不管基层有多大的困难,一律打电话通知基层派专车接送,让一、二把手接待;有的下基层怀有私心杂念,要求下属单位关照自己的亲朋好友,或索要土特产品,报销单据,推销一些质次价高的商品,摊派一些与工作无关的报纸杂志;还有的向基层哭穷,缺这少那,基层给点脸上放光,不给就脸上挂霜;有的下基层不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顾实情,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胡乱瞎指挥,应该这样那样,让基层执行不好、不执行也不好,弄得基层无所适从。

    对于这些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会“吓”基层的领导干部,基层是不欢迎的,群众反感和生厌也是理所当然的。虽然这样的干部是极少数,但却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破坏了党群、干群的关系。

    因此,下基层的领导干部应加强学习,端正思想,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权力,下基层工作时要多为群众考虑,少为自己考虑。下基层要轻装简从,不讲吃喝,不办私事,不图享受,实实在在地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只有这样下基层,才不会变成“吓”基层,才能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

作者:张崇明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