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似李黎明一样用爱心浇灌教育的黎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他把大爱洒向迎春的每一位师生,和他在一起,时时都有暖人的细节,处处都有感人的故事。”今天,在省委礼堂隆重举行的李黎明先进事迹报告会感动了与会的每一位听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黄建国出席并讲话,驻长部队官兵、公安民警、省直机关干部、高校师生等800余人聆听了报告。(湖南日报10月19日报道)
    李黎明历任迎春镇学校教师、学区干事、中心小学副校长、校长,迎春镇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黎明同志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特别是2006年8月任迎春镇中心小学校长后,他与学校教职工一道,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倾注全力、忘我工作。短短几年,迎春镇教育事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学校管理日趋规范,办学水平持续提高,成为郴州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面旗帜。李黎明同志多次荣立三等功,2009年还荣获全省优秀教师称号。2009年9月14日,由于劳累过度,李黎明同志心脏病猝发,经抢救无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46岁。李黎明牺牲后,他的先进事迹经本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省委追授其为优秀共产党员,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和教师向李黎明同志学习。
    人总是有一死的,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李黎明的逝世,就是重于泰山。他用崇高、博大、精深的爱心赢得了人民深情的怀念,无限的敬仰!
    李黎明的爱心是全面撒播的,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是留守孩子。他常年把10多位留守儿童安排在自己宿舍住,还专门聘请一位老婆婆照顾孩子的生活,自己却住在仅6平方米的小房间里。他还随身携带一张饭卡,身上也总是备着一些零钱,一日三餐都要在食堂和操场查看,随时为没钱吃饭的贫困学生提供餐卡和零钱。他这样的爱心举动,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如今,有些老师带学生是为了赚钱,他却是赔本,这种精神没有爱心支撑,真的难以做到!
    李黎明的爱心,还完全落实到了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上,表现出忠诚、执着、创新。 李黎明探索出“三先三再”的教学方法,即先成人,再成才;先育德,再育智;先健心,再健体。几年来,迎春镇在这一思路下,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各项道德实践活动蓬勃开展,孩子们爱学习、懂感恩、讲文明,广大家长尤其是那些外出务工的家长们特别放心。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就是对社会和家长们的感恩图报!就是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样的老师谁不爱戴?这样的学校谁不爱护?
    李黎明的爱心,还完全体现在个人利益上的正确取舍,大公无私。 他的妻子说:黎明是1991年通过考中师转为公办教师的,因为家庭困难,我放弃了考中师的机会。但后来每次有民办教师转正指标时,黎明总是说家里有个公办教师了,你是党员,先让让人家,直到1999年全县最后一批民办教师转正,政策规定不漏一个时,我才转为公办。2006到2008年的年度考核,黎明和我按考核标准都可评为“优秀”,但他年年让。
    李黎明的爱心,还真实体现在他无悔的选择上,扎根乡村教育义无反顾。为公事,黎明经常找领导,为私事,他却从来没有对组织提过任何要求,找过任何领导。弟弟、妹妹几次劝他想办法调到城里工作,他却态度坚决地说:“我根本没有这个打算,大家都往城里跑,乡村的教育谁来管?”儿子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亲戚朋友都劝他找领导帮儿子在学校安排个工作,黎明却坚决反对,并鼓励儿子自主创业。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心,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李黎明这一真实生动、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就是爱心作用的结晶。教育事业是千秋大业,教育工作繁重、复杂、艰巨,需要李黎明这种精神,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将满腔热忱献给教育,将全部爱心倾注给学生,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会蒸蒸日上,广大学生就会健康成长,我们的黎明就会旭日东升,前程似锦!
作者:罗立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