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两个舆论场的统一关键是领导多与网民连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以“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传播能力”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10月27日在江苏南京举行。重点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等网络媒体负责人,有关中央和国家机关、南京市委宣传部等有关负责人共40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人民网总裁兼总编辑廖玒作《网络媒体要在弘扬主旋律中力求变革创新》的主旨发言。(人民网10月27日报道)
    新闻界一些老同志曾经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个并不完全重叠的“舆论场”:一个是“媒体舆论场”;一个是人民群众的“口头舆论场”。党报党网如何回应“口头舆论场”的意见与呼声,对民意作出解读和引导,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人民网非常重视这两个舆论场的研究,开通了“领导留言板”,找到了新闻报道与人民群众的“共鸣点”,成为网络媒体“三贴近”的品牌栏目。人民网的“地方领导留言板”,已经走过4个年头。截至目前,日均接收留言1300—1500条,有44位省长书记、157位地市级主要负责同志对网友留言做出公开回复。先后有10个省份针对网友留言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常态化办理。一万余项网友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已成为广大网友沟通领导、传递民意的首选渠道,中国互联网最受瞩目的官民互动平台。8月26日,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又开通县级平台,网络问政对象已扩大到全国2200个县的县长书记。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网络媒体作为当今社会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传播媒介,有一份责任,有一份担当。人民网希望既成为传播主流舆论、放大党的声音的信息平台,又成为汇集民意、反映民生的话语渠道,成为凝聚时代精神,打造社会共识的舆论阵地,在互联网新媒体上,推进党的主张和人民心声的交流汇聚。
    如何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让两个舆论场有机统一,是各大政府网站的本职工作! 我们可以借鉴人民网的作法,将领导干部安排到网上来“办公”,“收听”群众的心声,观看群众的帖子,了解群众的意见,掌握群众的需求,实现网上互动,达成共同意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网络把世界缩小,让人走近了。坐在电脑前可以与总书记、总理、部长、省长交流了,这是电脑技术可以办到的好事情。网络连线如同无形的桥梁,能将大家的心连接一起。 
    网络首长信箱、网络留言板是新颖的干部群众联系桥梁、是政府与群众沟通的平台。它与热线电话相比,更上一层楼。方便、经济、快捷、准确、详细。问题是,这种首长信箱,不能成为“聋子的耳朵——摆设”,不能只收不回。
    如果说我们的各级首长主动做到随时与网民连线,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好作用,让群众不出家门不受舟车劳顿之苦就能得到领导的关怀,“听到”政府的声音,从而化解心中的怨结,从而维护自身的利益,从而减少群众的走访,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从而实现干部群众心连心。真心诚意办好互联网上的连线平台,实在是一举多得!
作者:罗立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