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走访的前提是“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月6日,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出席会议并讲话。(人民网北京1月7日电)
    公安部决定从现在起到6月底,以市、县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所队和窗口单位为重点,在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深化“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全国广大公安民警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敞开大门访民意,打开心扉听民声,听取人民群众对“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严打整治”行动等一系列公安工作的真实感受,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提升水平,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努力解决实际问题,更加深入群众听取意见,更加贴近群众办好实事,用实际行动向人民群众传送党和政府的温暖。
    从公安部的意见来看,这次大走访的重点、方法、目的都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与群众接触多的市、县公安尤其是派出所,理所当然地是“大走访”的重点,是责无旁贷的。“大走访”到底成功与否,他们的执行力是否“给力”,成正比例关系。怎么样“大走访”,公安部也有明确规定,两个“深入”,两个“开”字,走访,该去什么地方?该去群众家。去了干什么?听民声。民警的职能不仅是威严,还要关心群众,传送党和政府的温暖。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始终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标准,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永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 
    公安大走访,已经开展好几年了。群众到底感觉到“大走访”的气氛没有?这个问题值得公安部好好跟踪。如果说,只是听取基层的工作汇报,只是看看总结材料,只是翻阅所谓的走访的记录,也许是真的在“大走访”了。由于现代通讯技术的发达,一些公安走访,不是在“走访”,而是在“听访”,坐在办公室里,找几个相识的打电话访问,然后是自己作记录,请别人签名了事!更有甚者,根本上电话都不打,闭门造“访”。
    公安大走访的用心是良苦的,搞好了是有利于公安工作的。公安是人民的“保护伞”,只有了解群众的需求,才能服务好群众,有的放矢。公安侦破、维护稳定,也只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有效打击犯罪分子。要让这种大走访取得实际成效,先要在思想上重视,不能有畏难情绪,不能敷衍了事。顾名思义,走访走访,先是走再是访。不走下去,怎么能访问?电话访问,虽是访,但不能看在眼里,看不出真相。因此,但愿今年的公安大走访,改正缺点,用看得见的“身入”,赢得群众的满意。
作者:罗立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