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论文抄袭是因为职称评定打假不力所放纵的恶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收到读者许隆洋(化名)的来信称,他经调查发现,山东省枣庄电视台副台长兼广告中心主任张静参评副高级职称的10篇论文,竟然都涉嫌抄袭,有的篇目甚至“通篇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更让许隆洋没有想到的是,涉嫌论文抄袭的张静,还被评上了“2010年度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报2月21日报道)
    据报道,张静之所以抄袭10篇论文,是为了破格评副高级职称。2005年9月6日印发的《山东省新闻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破格申报指导条件(试行)》规定,破格申报有需要满足一些条件,如获得新闻奖,发表新闻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等,其中论文要求3篇以上,每篇3000字以上。
    论文抄袭,已经不是什么个案,就连大学教授都公开抄袭,更不用说是职称评定。职称评定明文规定,评高级职称一定要有公开发表的论文,这是一道难关。为了过这一道难关,一些人本身确实写不出什么论文,于是乎,只能顺手牵羊地从互联网上抄袭别人的。有了互联网,只要在百度上一搜索,就能找到好多同类同题目的论文,有点水平的不会原原本本地抄袭,而会移花接木地嫁接处理,或者去头,或者挖心,或者去尾,总是要搞点“创作”,而懒惰的加上没有水平的,就是照本宣科了,只改个姓名罢了。
    众所周知,职称评定是直接的明显增加个人工资的政策。如今的职称评定,都是实行分指标评定,有了指标,职称评定就九拿十稳。要发表论文么也不难,有些报刊杂志,只要给版面费,就会给你发表。材料做得天衣无缝了,评委自然而然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近些年,几乎没有发现有报送副高职称而刷下来的,一般是报了就通过了。
    其实,抄袭论文都是可以比照出来的。今年,我们一些老师参加论文评选活动,就有少数人上交的论文被省教科院查处,并公开注明“网抄”二字。所以,只要重视了,只要认真对待了,论文抄袭是不难查出的。如果说职称评定中,首先是对论文进行严格的打假,发现了论文是抄袭的,就“挥泪斩马谡”。抄袭论文者被查处了,就能昭示大众,日后不敢再为了职称评定抄袭论文了。
作者:罗立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