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23次会议,在黄卫辞去北京市副市长之后,新的副市长在此次常委会上首次公开亮相。经过投票表决,陕西省原副省长洪峰被任命为北京市副市长。(2月17日《新京报》报道)
这位新任的北京副市长有一个极好的习惯,不喜欢念别人的文章。洪峰曾表示,把别人稿子当自己文章讲,对不起自己。他有个特点,如果自己思路没理清,或者没想透,讲话肯定很短甚至不讲,“再讲就成官腔了,把别人或秘书准备的稿子,报刊杂志上抄的、东一段西一段拼起的文章,当成自己的文章去讲,我觉得对不起自己。”
官至副省长,能做到“不念别人的文章”,实在是让人感动,难能可贵。能达到这种高境界,贵在于他有责任心,作报告不是朗读课文,开大会不是打官腔,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有实际效果,要解决问题。一位长期和洪峰共同工作的官员表示,他的讲话稿不是写一两次就可以通过的;也不是各种场合的讲话任务一分,由下面的各个工作人员完成。凡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他都会和大家一起讨论,互相启发,领着大家一起写。同时,由于其长时间搞规划工作,在思路和框架上要求很高。
领导干部要做到不念别人的文章,是要付出很多的心血的:一是要经常地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群众需求。政府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说你的讲话与群众实际不符,离题万里,报告文采再好,也不能真正打动代表。二是要不断地学习研究,要对纵向、横向的发展了如指掌。领导干部出去考察,不是游山玩水,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有了这种钻研精神,报告也好,讲话也好,就是轻车熟路了,自然不会“念别人的文章”了。三是要减少应酬,要牺牲休息时间,大会的报告,不用一番功夫,不理清头绪,就会语无伦次。
文章还是自己写的好,报告还是自己起草的实用。但愿各级领导干部今后开会作报告,也似北京市副市长洪峰一样,不念别人的,不演双簧,多来点自己的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赢得群众的高度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