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农大毕业生“上山下乡”让知识有了用武之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与班里绝大多数同学相反,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的王修业没有想方设法留在城市,而是欣然来到了田间地头,在长沙郊外一片菜园子里,王修业以种菜为业,一干就是三年。尽管很苦很累,王修业却很享受自己目前的这份工作:有机农业是农业生产的最高级形态,土地集约化经营又是新农村建设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目前所处的位置正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潮头。(华声在线3月9日报道)
    农业大学的毕业生选择扎根土地,专门种菜,一干就是三年,难能可贵。也许有人说,湖南农业大学的毕业生仍然当“农民”,这大学文凭是否贬值了?是否得不偿失?说三道四的肯定是有的。就如北京大学的硕士生当油漆工一样,总会招来各式各样的评论。但是,大学生毕业如何择业,这是他们的权力,他们愿意干什么不干什么,由他们自己定。特别是如王修业一样冲破世俗偏见的同学,勇于到最艰苦的农村去创业,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竭尽全力支持。
    从王修业的三年实践活动可以看出,农业大学的毕业生选择广阔农村,专门种菜,是十分对口的。他们三位同学与普通农民显然不同,他们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只是缺少体力劳动罢了,农业大学毕业生去种菜,研究绿色食品,事半功倍,没有劳动力,可以从市场上找,完全可以解决问题。知识与生产相结合,才是真正的科学技术。王修业三位新型农民,受到了身边农户的好评,被农民朋友誉为师傅,这是多么崇高的称号呀!这完全体现了农业大学生的人生价值。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急需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去投身研究,攻克农业发展难关。如今,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们对食物的质量、营养、档次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由市场来决定产量,由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来决定品种的结构和质量。如果不能适应这种阶段性变化,就会出现增产不一定增效,丰收不一定增收的情况。所以,党中央国务院为农村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思路:把经济增长切实转到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开拓新领域,为农民收入增长开辟新来源,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旺盛的活力。 
    世界日渐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就是将知识汇入生产之中,成为最关键、最核心的生产要素,使得现代生产力由过去那种由简单的生产资料、生产对象、生产者组成的方式,发展到由劳动资料实体性要素、科学管理和科学组织连接性要素、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渗透性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非常需要科技人才来“上山下乡”,农科大学生拥有农学专业的知识才华,如果审时度势地选择用武之地,那么农村当是你们奉献科技知识的黄金宝地,你们就会成为农业发展的闪亮之星。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仅为万分之一。农业要调整思路、调整种、植、养结构,不能盲目而干,需要加大科研力度,研究市场、研究生产与加工,才能找准方向,才能收到成效。因而,农科类大学生选择农村,一定大有作为。

作者:罗立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