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创建学习型学校的关键是教育评价制度建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胡锦涛“六三〇”重要讲话中指出:抓住了制度建设,就抓住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抓住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方面。我们的党在近几年就党的先进性教育与作风建设花了很大的力气,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学习型组织等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管理不是让被管理者强制执行管理者的意图,而应该让被管理者通过学习了解管理者的意图,把自己的愿景同组织的前途融为一体,从而在组织内部形成自觉的共同愿景。创建学习型学校所运用的理论就是“学习型组织理论”,这一理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还要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党的建国强国思想,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法律法规、传统文化(历代经典文学、传统哲学等)文明礼仪等知识,大大提高思想觉悟,自觉地努力工作,少让领导督促甚至不需要领导督促,能够自觉地去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不叫苦叫累,为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奉献自己的一切。

    在我们已经实施多年的新课程体系中,就评价的阐述是: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及多样化的方式,而不仅仅依靠笔试的结果;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我们目前的教育,就缺乏制度建设,尤其是教育评价方面的制度建设。春风虽吹,却不能度过玉门关,这些教育评价到不了一线教师手中去切实的执行,因为我们的教育评价制度没有真正的跟上来,没有真正的建设好。在新课程体系中,如果没有相适应的教育评价体系,就难以讲创建学习型学校。教育评价方面的制度建设,是我们在创建学习型学校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关键,也是作风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新课程的相关理论,在各级部门的重视下,广大教师已经掌握了许多。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真正去运用的是少之又少。为什么?当今的教育评价制度逼迫着我们的广大教师去远离新课程——以升学定优劣,以分数定名次,从而评价教师的优劣、奖金的多少、工资的高低……总之,一切的一切,都围着升学、围着分数转!我们可以去调查,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在绝大部分小学,天天上的只是语文与数学,六年级时临时补英语与综合科;在绝大部分中学,教师上的只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课程,至于音体美劳电等课程都是摆设!在我们武冈市是这样,我想,在邵阳其他地方也八九不离十。即上面考什么,下面教什么,制度使然!将所有精力花在考试科目上,在题海战术中,我们的学生还能分数不高吗?有了高分数,就有好名次;有了好名次,就职称、奖金、荣誉……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来了!

    我们的百姓认为能教出高分数的教师才是好教师,还能理解;可我们的政府认为能教出高分数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就不能理解了。我以为这是与素质教育理念相违背的!高素质的人,一般有高分数;高分数的人,不一定有高素质!我们以往的教育制度不是培养出大量的高分低能的“人才”吗?实施素质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只上文化课的教育能算素质教育吗?绝对不是!然而当前的教育评价制度逼着一线教师只能上文化课。新课程体系中,最弱的要算是评价部分内容了。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花大力气改变评价观念,更新评价制度,真正做到重教育教学过程,轻各项考试结果。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智力是在十指中玩出来的。我们当今的教育,没有课外活动,没有音乐美术,只有应考各科知识点,只有做不完的试题。为什么?得高分数取好名次应付上面的评价。评价制度如此,谁敢脱离轨道?虽然,我们的教研部门已经试图通过改变试题,加强对学生素质的测试,以引导我们的一线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但在适应新课程的评价制度还未出台前,它是显得那样的软弱无力!春风虽好,然而不度玉门关呀!我们不是不需要考试,而是要改变不重视教育教学过程的评价制度!当前的教育评价制度是我们的教师创建学习型学校的绊脚石,是我们的教师创建学习型学校的后顾之忧!更谈不上什么适应新课程、跟上新形势的作风建设了。

    我们武冈的私立教育,据说在湖南省是很有名气的,还在这开过现场会。我以为,武冈的私立教育搅浑了武冈整个教育的清水。我们不应该让他们参与九年义务制教育。私人开办学校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赚钱!学生越多,能赚的钱就越多!要招大量的学生,就需要非常的手段。你给人(学生),我给钱。于是大量的学贩子产生——几乎形成了职业。君不知,私立学校给介绍学生去他们学校的人(有教师,更多的是社会上的学贩子)每生回扣一百至四百元吗?那些私立职业学校给介绍学生去他们学校的人(有教师,更多的是社会上的学贩子)每生回扣两千至三千元吗?这些钱从哪来?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难道不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吗?不影响了政府形象吗?不疏远了干群关系吗?不影响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吗?更要命的是——招生也成了评价一线教师的紧箍咒!我们的教师还有精力还有心思去创建学习型学校吗?将招生作为评价教师的项目之一,源头是私立学校的金钱泛滥观,他们的“抢钱大战”(抢学生大战),扰乱了整个的招生秩序。私立学校可以无限的收钱,公立学校却囿于政府的减负(事实上教育的确需要减负,才能尽快提高民族素质)无法拿更多的钱去招生,作为一线教师只能无奈的承受招生不力的处罚。因此而受处罚的教师还有心思去创建学习型学校吗?大批公立学校资源的浪费,固然有公立学校本身的原因,但这和全市公、私立学校布局及招生制度混乱也是有很紧要的关系的。市政府不应该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给私立学校,也不应该将之分配给城内的少数学校,而是公平的给各区域的中、小学。农村学校条件差,自然会影响学校的招生,自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在大一统的终结性分数评价面前,自然会影响教师的切身利益。从而影响创建学习型学校。

    我没有机会去山东等新课程建设搞得好的地方参观,但我想,他们的成功一定有与我们不同的教育评价制度。在一套教育制度体系里,评价制度是非常关键的。我们目前的教育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罢了。

作者:李德湘 周云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