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还孩子一片蓝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玩游戏,玩电脑,痛快玩,继续玩,再玩……”武汉一小学四年级男生自拟课程表,每天七节课,玩的内容成了课程的主打。这份被称为“想得美”的课表在网上贴出后引发网友热烈讨论,不少人认为,“玩”已经成为了孩子的奢侈品。发帖人“麒麟妈咪”称,这份课程表是她在近日收拾儿子房间时发现的,看后忍俊不禁。(3月18日《三湘都市报》)
    这种“想得美”课表是所有孩子的梦想,是他们对“自由”的呼唤对“快乐”的憧憬。
    现在的孩子要承受学校和家庭双重压力,太苦太累了。在“考试为重”的背景下,教师“无限量”地给学生“灌”,学生为考高分“超容量”地“受”;家长希望孩子能早日成才,成为“通才”,下午、晚上和双休日给孩子请家教或将孩子送各种培训班。繁重的任务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有孩子在网上发帖说,他们每天学习到大半夜,早晨五点就起床,除了睡觉,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孩子“玩性”被扼杀,快乐不再,能不“怨声载道”?
    这样,孩子真能成为杰出人才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或成为答题机器、考试狂人;或因厌倦这种呆板的学习模式而慢慢失去创新、探索的思维和能力,成为高分低能者。不少孩子参加国际奥赛拿金牌犹如探囊取物,长大后却“泯然众人”,就是个例证。
    对孩子来说,“玩”是很重要的。美国孩子的早期教育值得借鉴,他们让孩子自由发展,在玩耍中(活动中)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真正实施“快乐教学”,既给孩子学业知识,又能让孩子去想象、去创造。
    要想孩子成为杰出人才,首先给孩子“减负”、“松压”,让孩子自由发展,在“学中玩”、“玩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其次是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想学、会学。叶圣陶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三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给孩子留足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自觉地去钻研,去探索,去创造。
    还孩子一片蔚蓝的天空,让孩子自由翱翔吧!
作者:黄启龙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