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刘新华)3月20日,笔者来到绥宁县黄桑坪乡察看青钱柳基地造林时了解到,该县通过项目和政策换回绿色,对于非公种植青钱柳不限发展比列,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充分调动林农参与基地造林的积极性,使基地建设迅猛发展,成为该县绿色有机产业的新亮点。
黄桑是绥宁县通过国家农业部相关权威机构认证的绿色有机青钱柳茶原料林基地,为了保护资源扩大资源,调整产业结构,近年来,该县紧紧抓住特色产业资源优势,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投入,以项目为推力,不断创新经营机制,落实经营主体,按照“谁造林谁所有,谁栽植谁管理,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采用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形式,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栽植青钱柳,较好地解决了造林投入严重不足,制约栽培青钱柳速度的瓶颈问题。同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和青钱柳公司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培训,做到指导、服务、协调“三到位”。使得群众种植青钱柳的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企业上门服务,林农自觉栽植的喜人局面。全乡11个村90%参与基地造林,有的利用房前屋后空坪隙地栽植,有的在自家的自留山、自留地营造青钱柳林。兰家村龙章永去年尝到了采叶的甜头,干劲倍增,大早就开始整地挖穴,做好造林准备,并带动本村5户农户共栽植2000多株;界溪村戴哲扬自已育苗栽植1300株。据不完全统计,黄桑基地在完成世行项目营造青钱柳2000亩的基础上,去冬今春新造青钱柳3万多株,涌现出200多户种植示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