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孩子们出门踏青春游的好时光。可是近几年来,校方和上级主管部门处于安全问题“一票否决”学生外出春游,抹杀了孩子珍贵的童年记忆。笔者认为,只要处理得当,“春游”与“安全”二者均可兼得。
一是谨慎选择春游地点。春游是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享受明媚春光、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门综合课程,春游前学校要派员踩点,尽量选择那些安全系数较高、富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去春游。
二是建立责任分担机制。学校要制定周密的《春游活动方案》和切实可行的《春游安全预案》,事先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把危险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点。同时,选择车况好的公用车辆,按学生比例配备教师、校医、保安,共同承担安全责任,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处于保护状态之中。
三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去感知,去领悟。春游能让孩子学到书本上学不到、课堂里触摸不到、校园里感受不到的东西。活动中要对学生约法三章,反复叮咛安全,强调集体行动,体验集体的童年乐趣。
四是规范收费行为。“一费制”推行后,收费成了学校的“高压线”。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核算车辆等成本,坚持家长自愿原则,条件许可的学校统一由学校解决经费。切忌“搭车收费”或变相收费,使原本丰富多彩的春游变成了“乱收费”的代名词。
五是收集春游成果。许多老师深有感慨地说:“学生一出校门就像飞出笼子的小鸟,活蹦乱跳的,不仅会做事,回来后还会写出优美的文章来。”家长普遍认为:“学校春游更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一幅幅画、一张张照片、一篇篇美文……都成了孩子们珍贵的童年记忆,健康成长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