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邵阳
聚焦
县区
教育
财经
健康
评论
专题
报史馆
公告
关于我们
首页
>
宝庆时评
清明节祭祖要与文明同行
时间:2011-03-28
来源:邵阳新闻在线
大
中
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睹物思人,又是一个怀念的季节。追忆亲人、寄托哀思,本来是充满温情的事。然而,当街头焚香、坟边烧钱引发大火影响市容破坏森林的时候,清明已经变得不再清明。更有甚者,还有别墅、奔驰、小蜜甚至伟哥也成为祭祀用品,让清明节几乎变成一场闹剧。
中国人传统的殡葬习俗为“入土为安”,即去世后把尸体安放在木棺中入土下葬。一名死者土葬后,要占用一片土地,修筑坟墓。有了坟墓,后人就会在清明节前后来祭拜。每年清明,在坟墓烧纸钱、放鞭炮引发的火灾数不胜数,防不胜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巨大。尤其是农村,坟墓分布在山林中,稍不注意,火灾就会发生。春天多风,火灾极易扩大。君不见农村不少山头已经难寻树木,只有茅草萋萋。笔者家乡曾经开山造林,栽培的松树眼看可以成栋梁了,却被祭扫的纸火烧了一次又一次,让乡亲无比叹惜。
清明节看起来是一天,实际上是多天,时间跨度大。农村有封建迷信活动,认为“新坟”要提前完成扫墓,还要扫墓两三次。如今,城市人也不例外。3月26日,笔者从长沙返回家乡,在高速度公路上,看到远处的山头上就有人祭祖了,烟雾弥漫。
有些地方扫墓是分家族进行,要求每家派人参加。有些姓氏要扫墓到上面十几代,因而组织的扫墓队伍成群结队,有的还安排小车、客车,跨地区扫墓。这样的扫墓存在着宗派主义思想,如果说遇到了坟墓分歧,极其容易引发家族矛盾,是清明节危害社会稳定的引子。
不文明不安全的祭拜,死者不安,生人更不安。曾经跟随我们的陋习也该摈弃了,让清明真的文明起来,让大家有安全感,真正无后顾之忧,才是有意义的祭祖。一次祭祖,不仅是对先辈的怀念,还是一次生动深刻的教育活动,要让下一代耳濡目染好的文明风气,传好接力棒。
作者:罗立志
相关稿件
邵阳
2025年第2期“宝庆大讲堂”举行
2025年第2期“宝庆大讲堂”举行
邵阳市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调度会
邵阳市召开“十五五”规划编制基层代表座谈会
扎紧学生防溺水安全网 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
严华在市区暗访督导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专题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文化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