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为题,抓住了“三农”问题的一个要害,是指导“十二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纲领。这是广大农民和“三农”工作者期盼已久的大事。
决定指出:“洪涝灾害频繁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这个基本判断符合国情。决定指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这个基本指导思想顺应民心。决定认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这个基本定位科学合理。
从我们的工作经验和根据岩口铺镇等农村实际情况来看,要贯彻落实好这个决定,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与农田水利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
大兴水利要瞄准清淤山塘防旱涝目标
岩口铺镇共有小Ⅰ型水库3座,灌溉面积886公顷;小Ⅱ型水库7座,灌溉面积248公顷;山塘1523口,灌溉面积208公顷,且大多是位于山坡上的高岸田。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要建设和发挥好水利这个现代农业建设的不可或缺首要条件的基本功能,必须切实加强和稳固“两个基本稳定”:其一是耕地面积、质量等级和田块格局的基本稳定;其二是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基本稳定。需要看到的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将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适应这个比较快速的发展变化。因此,大兴水利必须首先考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清淤山塘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岩口铺镇的1523口山塘大多建造于“大跃进”年代及之前,因年久失修,其中有1400多口山塘已被淤泥充塞,“沧海”变成了“桑田 ”,丧失了防汛抗旱功能。汛期不能蓄水排涝,干旱时禾田需水又无水抗旱,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
2010年初,我镇根据县水利局的指示精神,镇政府挤出相应资金,对腰古塘村的10口山塘进行了清淤,平均每口山塘的淤泥深度达2米,最高的达3米,淤泥量达1300立方米。当年该村发展了435亩双季稻,其中扩种了优质晚稻400亩,使农民增收40多万元,并成为全镇双季稻生产示范村。特别是位于大山脚下的岭下组,自清淤了一口大山塘和完善排灌渠系后,一改近几十年来每到涨大水季节,汹涌澎湃的洪水漫过山塘直袭田野和村庄,严重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村民惶恐不安的格局,收到了抗旱防洪保安的良好效果。村民们都说,山塘清淤硬是好,既为我们排除了“定时炸弹”,又为我们创造了扩种双季稻增收致富的条件。塘上塘下的100多亩稻田再也不要担心受旱受涝了。
清淤山塘要尊重、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改造,特别是新修,必然涉及土地承包权的调整、互换,或增或减。比如被大量清出的淤泥堆放和流向,必将给山塘周边责任田的户主造成短时间的一定影响。住房和责任田不在被清淤甲山塘的上方或下方、或受益不明显的农户,他们的积极性可能不会很高,但清淤乙山塘的非受益户也不愿支持甲山塘的受益户。从过去的经验看,有两种情况比较突出:一种情况是,不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愿意也不敢去碰这个问题,担心惹麻烦,其结果,直接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并没有把好事办好;另一种情况是,采取行政命令,不考虑基层财政状况、不听不顾群众意愿,把所谓的“配套工程”责任压给基层组织和农民群众,其结果,新修水利工程迟迟发挥不了效益。因此,大兴水利,清淤山塘,必须贯彻明晰产权、切实维权的方针,把基层状况和农民真实意愿搞清楚,让组织意图与民众意愿有机吻合,宁可慢一些,但求好一些。
清淤山塘要特别关注加强建后管护,切实提高工程健康运行水平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田的水利工程,是围绕合理的高标准农田而展开的各项建设之一,农田水利不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部内容。自从国家明确提出新农村建设战略以来,各行各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项目增加、资金增加,但是投资体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普遍表现为部门规划、各自为战、零敲碎打的局面。根据我在近年对部分乡镇大兴水利工作的调查,有不少农民告诉我,我们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年修、两年坏、三年原地又重来”。严格农田基础设施按标准建设、按标准验收检查、按标准维护保养,大力发展农民使用农田基础设施合作组织迫在眉睫。有人把水利失修归结为年久,也有人归因为土地承包,在我看来,缺乏有效的建后监管责任机制才是根本。因此,清淤山塘,大兴水利,必须把改革放在首位,着眼新农村建设的国家战略全局,创新体制,坚定地支持田、水、路、林、村、山综合整治。强调农田水利的公益性,主要是明确国家财政投入的主要责任,同时大兴水利还必须强调另外一个公益性,即使用农田水利设施者必须担当的共同维护责任,让大兴水利清淤山塘这一利民惠农的好事实事受惠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