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县林峰乡一位小学生两次偷取家中准备用于建房的钱共计3500元,在学校冒充“大款”,不但请20多位同学吃喝,而且还给他们每人发50至400元不等的现金。(湖南教育网4月7日报道)
孩子生日买个蛋糕和几个朋友分赏分赏或邀几个朋友到家里吃顿饭庆贺庆贺未尝不可,但中小学生之间频繁请客送礼,像这位小学生花巨款请客送礼,却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家长必须予以遏制,否则,孩子会滋生优越感,养成奢侈、虚荣和攀比的心理,影响孩子学习的进步和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
首先让孩子明白请客送礼的危害,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友观。请客送礼是一种“讲排场、爱攀比”的不良风气,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家长必须予以重视。家长应告诉孩子,“人缘”并不是靠请客送礼来结交的,请客送礼不一定能增进彼此的感情;真正的友情,是靠思想和精神上的东西来维系的,如结伴玩耍、互赠书刊、相互帮助、相互交流思想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工作中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就是个例证。家长也可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向孩子讲述学生时代纯洁简单的情谊的可贵,也可向孩子讲述名人或伟人们纯洁高尚的情谊的伟大,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其次合理控制孩子的零用钱,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请客送礼需要钱,排场些一次上千元,简单些一次也要二三十元。钱从何来?有的孩子节衣缩食攒出来,有的直接向家长或“要”或“骗”或“偷”,有的甚至干违法的事。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育孩子用零用钱要有个“度”,不要一味“攀比”,大肆挥霍。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家长要严格控制孩子的零用钱,不可让孩子养成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习惯,更不能给孩子钱让其下馆子请客吃饭;家庭条件普通、拿不出零用钱来请客的孩子可能会自卑、孤僻,甚至对父母亲产生不满,家长更应耐心教育、正确引导,纠正孩子的交友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家长要引导孩子合理“花钱”,如买书、捐款等。家长自己平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给孩子树榜样。
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刹刹这股“请客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