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绥宁
绥宁县红岩镇新村建设走新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李竞鸣 张若沙)绥宁县红岩镇曾家村集中联建点于2009年12月初经县委县政府统一规划,2010年年底正式破土动工,目前地基部分已经完成,正式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工程总占地面积6150平方米,使用面积5470平方米,计划安置群众41户。该集中联建点的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环境,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为红岩镇新农村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集中联建以资源利用效率为首
  “当时建房大家只看谁的房子高,谁的房子气派,其实住起来舒适度还真不高,不方便,现在看来不划算了”。村民周大福略带懊恼的向笔者介绍他刚完工的三层楼房。“真期盼早日搬进新家,以后就算下再大的雨,也不会走这条泥泞小路了喽”,而此时隔壁农户杨嫂子正高兴地自言自语。
  “6.09”洪灾过后,村民在各级政府的组织和支持下,积极开展家园重建。但由于村民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不强,浪费了一些宝贵的土地资源;自来水、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加大;房屋结构不科学、宜居程度不理想、建设成本居高不下。如何走一条村民满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乡村住宅建设新路?对此,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镇联合县国土局、县规划局实地考察了当地的地形地貌,针对散居农户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结合我镇规划、产业布局等特点,在农民自愿参与的基础上,修建曾家村聚居点。集中联建在保护节约耕地的同时,又将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给我镇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思路,成为全县灾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种趋势。
  政府作为以群众利益为先
  集中联建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镇党委政府坚持把群众的切实利益摆在第一位,通过召开群众大会、走村入户发放宣传单、掰着指头数联建的好处,一砖一瓦和群众算细账等方式,打消了群众搬迁的各种顾虑。
  县国土局和规划局也派出了专业人士到红岩各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认真分析,根据新农村建设“三个集中”的规划原则,即:向产业聚集区集中;向交通干线集中;向经济强村集中,决定将红黄公路沿线桃坪村—曾家村地段实行试点,把14户“6.09”洪灾受灾严重户,15户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山体滑坡隐患严重户,12户河边水患水灾水淹户群众纳入集资对象。政府给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是对于集中联建房的一切手续实行全免;二是设立质量监管领导和办事机构,对集中联建点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实行全程监督,确保把联建点建成党和政府的放心工程、群众的暖心工程。
  发展思路以惠民利民为本
  5月17日,市委书记童名谦同志亲临曾家村联建点现场指导修建工作。市、县各级领导对红岩镇曾家村集资联建房项目十分重视,他们充分肯定并鼓励红岩政府将这一新型农村建房模式完善、推广。他们认为:集中联建通过统一规划、资源整合、规模建设必将达到土地节约、功能完善、档次提高的效果;政府应该适度引导,科学布局,把联建点建设成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红岩镇政府也将集中联建房的普及推广工作纳入了镇十二五规划,争取今后五年内在三至五个村实行住宅集中联建。

作者:李竞鸣 张若沙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