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邵阳市国土资源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没有想到,现在到市国土局办事如此快捷,不到十分钟的工作流程让我十分满意。”5月26日,前来市国土资源局规划科申报用地指标的市宝庆工业新城有关负责人高兴地对记者说。 
    自去年全市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来,市国土局始终按照“营造一流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到“三优”、“三化”、“三严”、“三助”,软环境整治和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2010年该局在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民主测评中排名第4,首获全省国土资源管理绩效考核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维护矿业秩序工作先进单位,市直工作部门绩效文明考核评估中喜获二等奖。
    三优抓作风
    为进一步提升机关效能,该局首先从优化工作措施入手,制定了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和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并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其次全面提供优质服务,对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今年新春上班的第三天该局主要领导就带领耕保、规划、用地等科室人员到宝庆电厂现场办公,全程跟踪服务,大大缩短了企业办证时间。第三极力优待群众,严格执行国土资源部为民服务“十项措施”和工作人员“五条禁令”以及市作风建设“十个严禁”,全面治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四难现象,严肃查处“吃、拿、卡、要、报”等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三化促效能
    权力规范化是提高机关效能的重要举措,该局着力规范自有裁量权、行政权力制度建设、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成立三个领导小组,制定详细方案,组织执法人员学习《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和《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全面清理由局机关科室及所属单位承担的行政权力、日常工作、基础工作情况及局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形成《邵阳市国土资源局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汇编》,并印制成办事指南。为确保政务公开化,该局做到机构人员、审批授权、制度保障、信息公开“四个到位”,对市本级审批的13个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行“窗口受理、接审分离、封闭运行、限时办结”,33个须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的行政审批事项由局机关相关科室受理,窗口负责咨询、数据采集及制作电子报件,制定了公示、会审、首问责任、行政效能投诉、过错责任追究等13项制度。建立国土资源信息门户网站,对国土资源出让供应情况、国土资源出让程序、矿权和土地使用权登记程序、建设用地申报程序、收费依据和项目行政许可事项等内容全部在门户网站上公开发布。为确保机制长效化,该局改革土地报批方式,市辖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规划范围内的新增建设用地,由市人民政府土地储备机构统一申报。改革征地拆迁模式,建立了“市区统一、以区为主、责任包干、四级联动”的征拆新模式。改革矿业开发秩序整治机制,将每年6月定为全市打击非法开采集中整治月,建立整治乱采滥挖矿产资源长效机制。
    三严强措施 
    为使作风建设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该局在各项工作中都突出三个“严”字,强化处罚措施。即严督,改革效能监察方式,实行网上办公、网上考勤,局监察室对网上办公情况进行实时监察。按照省市扎实开展专项效能监察和重要岗位效能监督工作要求,市局机关确定了建设用地科为专项效能监察岗位,分管领导和岗位负责人为效能监督对象。严查,去年该局共对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开展作风集中巡查3次,并将巡查情况及时通报,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全系统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全面自查自纠。严处,2010年市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交办群众投诉件10件,该局均进行了严肃查处并给予回复。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采取邀请当事人召开协调会的方式认真处理。对市局纪检监察部门在机关作风巡查中发现的政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两起违纪案件进行通报批评,对两名当事人责令作出深刻检讨,并扣发当月津补贴,其中一人停职作进一步检查。
    三保助发展
    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该局始终坚持做到超前思维争取政策,积极主动服务发展。一是主动保发展,去年,全市共批准建设用地12015亩,保障了一大批事关市县两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民生项目用地需求。积极服务城乡统筹发展,武冈邓元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和邵东火厂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聚合各类涉农资金完成投资9484万元,平整土地18688亩,引进忆江南米业、朝阳生态农业科技园、武冈市丰收粮食专业合作社等5家公司,实现土地流转9500余亩,两个项目囊括今年湖南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评比前两名,得到社会各界好评。狠抓土地市场建设,市本级土地出让收入达2.54亿元,有效缓解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缺乏。二是严格保资源,全年共完成占补平衡项目33个,补充耕地383公顷,连续9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武冈农村集中成片建房经验在全国推广,武冈市成为全国首批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试点单位之一。三是积极保民生,认真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2010年全市住房用地计划153公顷,完成供应212公顷,开展房地产用地专项整治工作,有效稳控了我市住宅地价,保障了民生用地。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全市成功避让地质灾害27起。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力度,完成了6个地质环境保护项目,消除了一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使3000余人免受灾害威胁。

作者:袁枫 李茂席 谢海龙
相关稿件